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理财文章 >>文章/作品 >> “一买就涨”的短线交易法,吃透此文,韭菜也能变镰刀!
文章/作品
更多
详细内容

“一买就涨”的短线交易法,吃透此文,韭菜也能变镰刀!

时间:2023-02-17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说实话,靠“炒股”有很大的难度。首先要劝诫小伙伴的是,要想通过炒股实现财富自由,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

另外肯定会有小机灵鬼在想,我在牛市赚钱,熊市干别的去就好了。但这可能也是行不通的。

有一句老话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格雷厄姆曾经说: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这句话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以后会觉得是不是写错了?牛市不应该是大赚特赚的时候吗?

格雷厄姆是这么解释散户亏损的原因的:散户在熊市底部,牛市初期的时候,往往资金量很小,尝试性的买入;当市场开始上涨,于是逐步加大仓位,等到市场涨到顶部的时候,散户的情绪最激动,仓位也最重。心态也从最初的恐惧变为贪婪。然而,一旦大的调整到来,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但将前期的盈利损失殆尽,往往还会造成更大的亏损。

所以说,如果牛市里大家可以随便赚钱,那么股市就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赚钱的市场。可现实是这个市场里大多数人都在亏损,这就说明牛市或者熊市都不是轻易发财的地方。要我说真正在股市中赚钱的方法,就是投资的理念。

普通人能通过投资达到财富自由吗?有一定的机会。投资和炒股的角度有一定的区别,就是说投资追求的是一定的平均年化复利率,比如百分之十几,炒股的人大部分无法接受这个,他们喜欢翻倍的快感。


“一买就涨”的4种短线交易法!!!

很多股民都会遇到一个难题:一买就跌,本来的短线变长线,最后干脆躺着不动,结果不仅交易效率低下,投资收益也很难理想。今天就分享4种做短线交易的技巧,方法比较简单,相信看完的朋友都能理解。

一、看K线形态做短线

在一段下跌行情之后,如果K线图上出现了锤头线、早晨之星等看涨K线组合,投资者可以轻仓买入,进行短线操作。

假如K线组合的看涨信号不强,那么该形态完成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出现其他比较强势的看涨信号出现,则投资者应该谨慎操作,当看跌的K线形态出现时,投资者应该尽快将手中的股票卖出。未来股价会继续下跌。


二、看技术指标短线

KDJ、RSI等技术指标都是很好的短线交易工具。当这些技术指标长期处于超卖区间时,说明市场行情极度弱势,不过这种反常的弱势行情可能难以持续。一旦指标结束超卖状态,就是股价即将反弹的标志。此时投资者可以积极买入股票。


如果股价经过小幅反弹后再次进入弱势行情,技术指标也完成了高位死叉形态,则说明下跌行情还将继续。此时投资者应该将手中的股票尽快卖出。


三、看强势板块走势做短线

在大盘持续下跌的行情中,如果某个板块的多只股票同时强势上涨,则市场有望反弹。对于这些强势板块和强势股票,投资者可以多加关注。如果股票强势上涨一段时间后,整个市场的做多氛围都被带动起来,指数见底反弹,则投资者可选择强势板块中的强势股票积极买入。

在持续的下跌行情之后,这种强势股票上涨即使得到大盘整体配合也难以持续太长时间。因此,投资者在操作这类股票时,一定要控制好风险。


四、看成交量变化做短线

成交量变化往往被看成是股价涨跌的先行指标。当股价下跌后出现反弹时,如果成交量持续放大,说明上涨还在继续,投资者可以适当买入股票。


当股价反弹时,如果成交量突然放大后就持续萎缩,则说明拉升股价的多方力量越来越弱。此时投资者不宜再追高买进,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机会将股票卖出。


极少人知道的短线买卖战法

1、利用水平线来判断“临界点”:

水平线即寻找一条水平线用于判断趋势的强弱。在K线的运行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股价会在同一个位置不断反复,以至于此处的筹码大量集中,从而形成一个转折点。那么,看似简单的水平线,真有如此神奇功效?画法:


案例:云内动力。在实际画线中,又以天量阴线和缺口为关键点,下面分别以这两点为入手点,解读水平线的意义。

2、以缺口入手


如图所示:向下跳空缺口,多以跌停收场。我们知道:缺口未补的时间越长,代表此处的支撑/压力越大。图中为向下缺口,代表着此处为压力,所以在首次补缺时常会迎来调整。由于其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都未补缺,故此处需要反复巩固。

3、以天量阴线入手


如图所示:两根标志性的天量阴线清晰可见。所谓两点决定一条直线,首先观察两根天量阴线对应K线是否有价格重合部分;其次,在确定有重合点后,则需进一步微调。以优先级来划分,缺口优先于其它等价价格,实体价格优先于上/下影线价值,天量阴线配长上影线优先于其它阶段高点等。

炒股者,盈利是等别人犯错等来的

勤劳不会致富,这是股市最反人性的地方,当然还不是最痛苦的地方。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你要在80%的时光里等待那20%盈利机会;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股票交易者都倒在了这本应该等待的时光里。

当你一直觉得满眼都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注定了你的败局;就像一个赌徒觉得每一把都能猜对一样。

交易是一场局

交易的纠结开始于,到底是做还是不做,通常来说,与做相比,不做往往更难做到,因为人性本身都喜欢尝试,都喜欢冒险,都喜欢赌一把,而交易这种东西恰好最对味,它可以满足交易者对这种刺激感的所有追求。

而在股票投机市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对的并且在做的,往往都是错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交易的过程,就是学习哪些地方该做,哪些地方不应该做的过程,总体来说,对于股票投机市场同交易者的关系是,市场决定了最终的盈利,交易者只能决定自己的亏损,忍得住不做也就控制了一部分亏损。

从众,除了心理安慰,对结果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关于机会的定义,很多交易员觉得自己在行情走势图表上面画两根趋势线,行情真的按照这个方向走出来了,这就应该是被自己绝对抓住的机会,其实,能分析只是第一步,因为预测并不能带来绝对性的结果,关键是在预测之后你怎么样跟上市场的节奏,想想,是不是有很多次明明分析的很好,进场之前信心很足,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自己的分析是靠谱的,但就是赚不到钱,要么一直不敢进场,要么进场太早止损在了最后一次洗盘的时候。

这就是机会把握的问题,非理性的强大和任性是的本该是水到渠成的交易行为变成了很多淤塞的航道,没有交易者可以预测准确高低点,那么就只能跟上市场或动或静的节奏,只是主观预测和市场节奏很多交易者往往在盘中的时候都给弄混淆了。

高点,低点,是最甜的那两杯毒药

交易开始于预测这不假,但是预测不应该是交易的全部,交易者可以天马星空的自由预测市场走势是上涨还是下跌,但是真实的走势往往在市场自己本身,对交易者来说,看见车来不重要,还得保证自己一直在车上才重要,行情最好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坏的时候。

交易是一场局,局内的对手不仅仅有别人,还有自己和自己的人性弱点,这是一个三方博弈,别人是天然的对手,因为谁到想把别人兜里的钱掏到自己兜里来,而自己的人性弱点可以为敌也可以为友,这样说来,当你与自己的人性弱点为友的时候,才会有二比一的胜算。


交易是一场局,看清局内人

在这场局里,随机游荡的k线和无序的涨跌,很容易把自己变成人性弱点的俘虏,即使开局之前再明确的交易规则在恐惧和贪婪面前也变得一文不值,没有了一致性的交易规则还怎么谈一致性的获利,如果获利变成了侥幸,亏损变成了必然,那么对交易者来说这注定了是一场败局。

每一朵能力之花实际上都是磨砺在心灵上留下的伤疤

其实,对于市场行为的分析,没有必要分析的那么深奥,因为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尽管拥有丰厚的知识,但是在开盘的时候所有的知识和技巧都会被丢到九霄云外去,凭借的几乎都是人的本能,交易经验的累加,并不是单纯交易技术的突进,尤其在交易几年之后,对于技术和理论的理解几乎都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但是交易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精进则是没有上限的,这种由交易行为上的谨慎传导的交易心态的谨慎和稳定,则会是交易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所有优秀的交易者在别的地方也会体现出不一样的优秀。

甚至,站在周期性的角度来看,所有交易者的观点都是对的,行情终归会上涨,行情也终归会上涨,但是这个前提是周期,所有的分析都必须放在某个市场大势的某个小的时间节点上来说才有意义,但交易者不是分析师,不是简单的说上涨或是下跌就可以,而是必须找到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才会有赚钱的机会,否则说的再多也没有意义,时间点就是机会。

离开了时间点,谈论任何涨跌都没有意义

这个等待机会出现的能力,并不是刻意靠模拟多少次就可以学会的,而是每一个身处场内的交易者在经历过多少次懊悔,甚至恼怒而又不甘心放弃之后凝结出来的,每一朵能力之花实际上都是磨砺在心灵上留下的伤疤。

行情每时每刻都在涨跌,但是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不多,这是交易者应该学会的第一课,更不要想什么可以每次都能从低点抓到高点,这样的市场永远都不会存在,因为作为你的对手,也就是“别人”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等待机会,也就是等待你和别人谁先犯错

所以,等待就成了交易者必须要学会的能力,等待机会,也就是等待你和别人谁先犯错,也就是你和别人谁先跟自己的人性弱点变成了敌人,所以盈利的程度并不却决于你,而是取决于你对手的犯错程度,每次开仓之前,先问自己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在这个地方来仓,一是,我和我的对手谁在犯错?而是自己是否已经被人性的弱点俘虏了?


最后

等待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等的是一个交易信号,每一个交易者都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这是前提,等待是抽象的,但是盈利和亏损都是真实的,这个交易信号也不会绝对的盈利,可能你隐忍着等来的却是一次亏损,放掉的却是一次盈利,虽然感觉会很懊恼,但这确实是交易的一种常态。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信任自己的交易系统,坚守自己的交易信念,决然没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非生即死绝对的目标,只要我们控制住自己的人性,仔细打磨进出场规则和资金管理规则,剩下的就看自己和对手谁先犯错,对错之间往往就是那么棋差一招,这才是高手过招应有的态度。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