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牛市如果真的来临,哪些股票弹性最大,可以提前上车等待起飞?时间:2023-02-16 一位散户问“今年大A,会涨至3500点吗?”我回答,炒股,要顺势而为,但别好高骛远,眼下,三个股指的上涨,是此前大跌之后,多头的反扑,七月都没涨至3500点,今年只有,一个半月交易日,涨至3500点,恐怕是明年,再考虑的事情。 3100点附近,太磨叽了,短线上下折腾,好像要下跌,又好像要上涨,让人看不透未来走势,为啥会这样?我估计是,主力是要把,2800点附近的买盘,洗出去。因为3100点,上面太多的站岗资金,如若一个劲的涨,主力也要考虑成本,3100点涨至3200点,要多少成本,3200点涨至3300点,要多少资金,不把下面的获利筹码,洗点出去,后续涨起来,难度大。 但我的观点没变,三个股指,还没涨透,理由就是,沪深两市的成交还不差,北向资金还在买,白酒也很强,如若三个股指,要大跌,成交早就缩到7000亿了,北向资金近几日,买的好勤快,就是在告诉大家,上证的高处,不会在3100点。 大牛市如果真的来临,哪些股票弹性最大,可以提前上车等待起飞? 业绩每年递增股 有这么一类股票,如果你看它的长期趋势,是一浪高过一浪,持续多年,一直是上涨趋势。 在任何一个价格买入,即使暂时被套,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还是解套并且有利润可赚。 这类牛股背后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业绩每年递增。我们知道,股票市场有一个整体的平均市盈率,假如市盈率一定的情况下,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递增,股票价格也会上涨。 这样的股票,不是靠吹牛或者概念炒起来的,是有真实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 虽然炒股是炒预期,但是预期不可能维持股价多年的上涨,一定要有实质性的原因,或者是业绩递增,或者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大盘蓝筹股 没有大盘蓝筹股的发力,根本谈不上牛市,牛市的标志就是大盘指数至少翻3倍以上才称得上牛市,股市每年都有翻几倍的股票和板块 为什么大家感觉不来什么是牛市,就是没有眼球效应,只有大盘蓝筹轮番启动,大盘指数才会一路震荡上行。 通常庄家洗盘时,盘口都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股价一般维持在10日平均线以上,即使有时好像要破位,也会及时获得支持; (2)股价大幅震荡,阴线阳线交杂出现,市场行情非常不稳定,成交量也没有什么运行规则可言,但是总体趋势向着萎缩发展; (3)在整个洗盘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利好消息或者能坚定股民信心的消息; (4)股价下跌的时候成交量没有维持持续放大的特性,在重要的支撑位会缩量企稳,上升的过程中才会逐渐放大; (5)洗盘前期阶段的涨幅不大,洗盘中途跌幅也不大,并且盘面常常出现带上影线或者下影线的十字星,股价也维持在庄家的持股成本之上的区域; 短线技巧: 1、做短线,心中不必有绩优股与绩差股之分,只有强庄和弱庄之分。 2、能够及时发现市场的短期热点所在,事实上总有少数个股不理会大盘走势走出出色的短线行情,同时带动整个板块。 3、短线操作最重要的是要设定止损点,要牢记短线就是投机,投机一旦失败就要有勇气止损出局。 4、在热门板块中挑选个股的时候一定要参与走势最强的龙头股,而不要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去参与补涨或跟风的个股。 5、密切关注成交量,成交量在低位放大时全部买,成交量在高位放大时全部卖。 6、追涨杀跌有时用处很大。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炒股时间概念很重要。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股市心得 交易的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长远而言,对博弈结果影响最大的不是资金大小、不是消息的多少甚至不是技术的高低,而是在确知自己心性特征前提下对群体心理的感悟、顺应和利用, 海水本可以是平静无波的,但由于水性善变,风暴等外界的作用就能时常使我们欣赏到“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不见”的景色;人的自性本是清净的,但由于希冀或恐惧的本能、喜欢或厌恶的偏好,感与心识所接受的外界刺激往往也能使人们的情绪处于或狂热、或悲观的不断循环当中; 股票本来也是有其内在价值的,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外界的政策调整、时局变迁和做局诈骗等市场外在环境就甚至能够在人们心中衍生出种种猜测、幻想和期盼,这些群体心理和市场思潮的波动在不断地、周期性地构造着市场的峰谷浪尖。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旖旎的自然景色、斑斓的社会风云和起伏的证券市场。 难怪有人感叹自然的奇巧、社会的复杂和市场的诡秘,也难怪有人却偏偏要说:“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前者是在感叹事物的现象变化,后者是在感叹事物的本性不变啊! 收集容易让自己心慌意乱、心态炸裂的因素。 比如如果拿不是闲钱的资金来投资股票,就容易让人着急;比如经常看交易软件就容易造成冲动性交易,过后十有八九是不理想的;比如盘中临时决定想买想卖的话,就容易出错; 比如看到股票涨了买,看到股票跌了就卖,就容易造成追涨杀跌;比如只交易一只股票就容易大涨大跌的情况,造成心态不稳;还有顶着房贷车贷压力,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却专职去投资股票的惊慌失措等等。 影响每个人心态波动的因素会因人而异,要学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方可逐一击破。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基于软件数据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