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大家拼命赚钱是为了什么,想必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买一套房,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虽说近年来大众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相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房价依旧高不可攀,动辄掏空一个家庭的积蓄,甚至背负大半辈子的债务。

正是因为买房不易,买房时才会再三挑剔,想选一个采光、居住环境都满意的房子。面对购房者多样化需求,楼市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房型,其中大平层就是昔日备受追捧的一类房型。
在最火热的那段时间,甚至有钱都得排队买。而提及大平层,相信大众第一反应就是“奢华”。

大平层卖不动了?
令人意外的是,近年来不少买了大平层的业主纷纷表示后悔,市场转手出售大平层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在此之前先来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大平层是哪种类型的房子。顾名思义,大平层首先面积要足够大,通常来说面积可以在180平米以上。有些可以达到200平米,相比普通的商品房而言,确实足够大。
从整体房型来看,这种类型的房子还是非常时尚、前卫的,空间规划更宽敞。

而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与其他居民共享一层楼。大平层通常都是一层一户,这对于追求隐私的用户而言,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看完大平层的优势后,就不得不提它的缺点了。按照过来人的总结,主要有以下这三点。
缺点一:维护成本、物业费太高

通常来说能够买得起大平层的,经济实力还是可观的。而这些大平层的物业管理费用,相比普通住宅也要贵上许多。毕竟很多地方物业费都是按照面积来计算的,据业主反映每个月光是在物业费上的支出,就要大几千乃至上万元。

除此之外还有维护成本,房子大需要用到的家电也会更多。除了前期装修要花费大量资金外,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不容小觑。
毕竟这么大的房子自己一个人打扫卫生是不现实的,而大城市保姆的月薪普遍也要达到7、8千,每个月需要承担的额外费用不容小觑。

缺点二:配套设施不足
大平层选址一般都在核心区域,不得不说交通、教育资源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然而配套设置却美中不足。

因为大平层的地理位置优越,住户数量较少,相对来说消费群体不够稳定,附近一般不会有菜场、便利店、药店这些商铺。一些住户表示每天买个菜还要来回开车跑十几公里,生活便利程度还是有些缺乏。

缺点三:定位尴尬 贬值过快
这个缺点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了,毕竟房子除了具备居住属性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具备投资属性。然而大平层的定位就有些尴尬,向上不如别墅,向下不如普通住宅,想要转手的话价值立马大打折扣,整体来看流动性并不高。

虽然整体空间更大,但是很多房间和区域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一些业主买完后觉得空间太大不利用到位有些可惜,于是就想转手卖出去,结果发现转手不仅没有升值空间,甚至要打出“骨折价”才卖得出去。

要知道无论买什么房子,大家都有自己的装修风格。在转手时风格与买主不匹配,就有可能导致价格抬不上去。而普通人根本不会考虑大平层这样的房型,相对来说买家还是比较少的。

转手卖就亏?
很多业主就是买了大平层之后,发现出手很难。无论原价还是略低一点的价格,都不一定有买主。除非折扣力度很大,否则就只能苦等“有缘人”了。时间一长大家对于大平层的印象就变成了,买大平层只能用于自住,但凡想着出手就一定会亏。

当然这句话也是有数据支撑的,据悉2022年全国大平层成交量和成交均价都处于下降态势。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收紧、刚需购房人数增加的前提下,大平层的目标群体越来越少,在溢价率上普遍不高。

反而是那些地理位置好、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的老旧小区,市场价一直很稳定,有时候还能往上涨一涨,出租、转手都不难。
结语
总结来看,大平层的三个缺点确实太突出,也难怪之前买过大平层的不少都后悔了。

对此你们怎么看?在买房这件事上,你们更倾向于什么类型的房子呢?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