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 年5 月9 日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1-4 月出口同比增长2.5%(前值0.5%,按美元计,后同),进口为-7.3%(-7.1%)。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依然亮眼,但单月增幅的上行幅度减小。服装、家具、鞋靴、灯具、箱包、玩具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为2.8%(0.1%),其中社交出行相关的服装、鞋靴、箱包出口累计同比分别为2.5%、3.2%、31.7%(-1.3%、-0.2%、29.1%);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家具、灯具分别为-4.8%、1.1%(-6.8%、-1.7%)。
机电产品出口由降转增。1-4 月机电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2.4(-0.4%),占总出口的比重为57.9%(57.9%);当月出口同比增速10.5%(12.3%),维持高位。分项来看:(1)电子产品压力稍有好转。集成电路、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累计同比分别为-15.2%、-10.5%、-26.9%(-17.6%、-9.8%、-29.9%);(2)机械设备表现较好。通用机械设备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为6.3%(2.3%),延续前期回升;汽车、船舶等前期表现更好的产品延续亮眼表现,其中今年新船大单较为火热(同时中国还史无前例地拿到了超大型液氨运输船等先进船型的订单),船舶出口有望继续维持高增速。
对东盟、韩国出口明显走弱,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俄罗斯均维持稳定。4 月对美、欧盟、东盟、日、韩、俄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4.4%、-4.6%、14.2%、0.5%、4%、66.4%(-17%、-7.2%、17.8%、-2.7%、5.2%、46.4%);出口占比分别为14%、15.3%、16.9%、5%、4.7%、2.9%(14.1%、15.8%、16.3%、5.3%、4.7%、3%)。
除了低基数4 月出口数据还有什么特征?(1)4 月仍有出口订单释放的余波,不过在转口贸易重要性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释放高峰过后对东盟和韩国等国出口难免回落(当月同比未转负对应释放余波和低基数,下行或主要源于劳动密集型中间产品);(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继续拉动出口,如对俄罗斯出口维持高增速,参考3 月数据或主要源于交运设备、机电产品和部分化工品,与4 月汽车、通用机械、船舶等机械产品出口表现可形成印证(俄罗斯对机械产品的拉动力强于电子产品)。(3) 出口价格开始面临一定下行压力,3 月出口价格支撑韧性同样源于订单集中释放,4 月已经可以看到此前集中释放较为明显的产品出口价格冲高后回落幅度较大,如玩具出口均价累计同比从14.7%大幅下降至3.1%。
内需修复尚未传导至进口。分项来看:(1)1-4 月煤炭、原油、天然气进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53.9%、-11.6%、-0.2%(63.1%、-4.2%、-3.1%);(2)机电产品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20.6%(-22.1%)。电子产品中集成电路进口累计同比增速为-25.6%(-26.7%);机械产品中机床为-14.7%(-15.2%)。
订单集中释放余波叠加低基数,4 月出口同比从高位回落但仍有较好表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复苏在亚洲圈的外溢效应正逐渐显现,如印尼对中国煤炭出口高增;中国对韩国工业品进口企稳(欧美俄东盟等地区进口增速均明显下行),同时带动了韩国从印尼进口煤炭。展望后续:(1)今年“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耐用消费品、资本品出口的拉动力正在逐渐显现,以俄罗斯为例,交运设备(特别是汽车)拉动力最强, 机械产品、部分化工产品(鞣料、润滑剂等终端化工品)其次,电子产品再次,轻工较弱(不含纸浆、皮草等,俄罗斯有对应丰富自然资源的行业产业合作更加紧密,原油同理);(2)订单集中释放带来的量价韧性或告一段落,5 月起发达国家贸易需求(如消费品)较弱的影响或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因为统计时点上的差异,同比角度PPI 已经成为出口价格指数的领先指标,而3 和4 月均已证实集装箱吞吐数据已重新具备参考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对出口进行全年高频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