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景气度承压,23Q1 板块营收、净利润同比均下降,下行周期近尾声。23Q1 季度半导体板块营收841.14 亿元(不含中芯国际),同比下降10%,净利润41.49 亿元,同比下降64%;季度毛利率26.55%,同比下降4.27pct , 季度净利率为4.93%, 同比下降7.43pct ; 扣非季度ROE0.33%,同比下降1.95pct。23Q1 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排名前3 板块为半导体设备(yoy+47%)、分立器件(yoy-1%)、制造(yoy-6%),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前3 板块为半导体设备(yoy+77%)、分立器件(yoy-24%)、材料(yoy-31%)。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处上游“卡脖子”环节,长期受益国产替代主线。国产替代加速驱动下23Q1 半导体设备厂营收增长显著,拓荆科技(yoy+274%)、北方华创(yoy+81%)、芯源微(yoy+57%)、中微公司(yoy+29%)、富创精密(yoy+22%)。随着扩产产能落地及需求回落,全球半导体产业链22Q2 起步入去库存阶段,材料持续国产化成业绩成长主线,23Q1 材料厂商营收成长,安集科技(yoy+16%)、沪硅产业(yoy+2%)。
晶圆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封测板块23Q1 业绩仍承压。晶圆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龙头中芯国际预告23Q1 营收区间14.26~14.59 亿美元,环比下降10%~12%,毛利率区间19%~21%,环比下降11.0pct~13.0pct。封测板块业绩承压,营收显现下滑,其中通富微电(yoy+3%)、长电科技(yoy-28%)。
手机类IC 需求疲软,汽车/特种/AI 应用等需求旺盛。手机等消费需求疲软致相关公司营收下降,唯捷创芯(yoy-63%)、格科微(yoy-51%)、卓胜微(yoy-46%)、江波龙(yoy-36%)、韦尔股份(yoy-22%)。汽车/军工/AI 等需求持续旺盛, 寒武纪-U(yoy+20%) 、紫光国微(yoy+15%) 、复旦微电(yoy+4%)。
乘新能车/新能源/工业4.0 之风,功率及分立器件板块营收增速突出。受益新能车/新能源/工业4.0/IoT 等渗透率持续提升,23Q1 功率板块营收增速位列第二, 板块龙头营收表现突出,东微半导(yoy+47%)、斯达半导(yoy+44%) 、时代电气(yoy+21%) 、捷捷微电(yoy+8%) 、士兰微(yoy+3%)。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关注AI 产业链及“龙头低估”&“小而美”公司。AI 相关:海光信息(CPU)、龙芯中科(CPU)、寒武纪-U(GPU)等;龙头低估:韦尔股份(CMOS 传感器)、卓胜微(射频芯片)、闻泰科技(功率IDM+手机ODM)、北京君正(车规级芯片平台)、时代电气(功率IDM)等;小而美:
拓荆科技(薄膜沉积设备)、芯原股份(IP 授权&芯片量产)、江波龙(存储模组)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