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全年业绩稳健增长,转型智能电动平台型企业。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56.38 亿元,同比+25.61%,归母净利润3.8 亿元,同比+27.4%,毛利率为22.1%,净利率为6.82%,2022 年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我们判断主要由于公司在智能电动赛道上的全面布局,汽车电子与精密铸造业务实现放量。
2022Q4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创近五年单季度新高。分单季度看,2022Q4公司实现营收16.29 亿元,同比+20.04%,环比+6.98%,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25.39%,环比+8.68%,公司Q4 营收与净利润均创近五年单季度新高;毛利率为22.46%,环比-0.22pct,净利率为6.96%,环比+0.11pct,公司Q4 盈利能力基本持平。
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2023Q1 公司业绩环比下滑,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分单季度看,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13.15 亿元,同比+9.63%,环比-19.27%,归母净利润0.78 亿元,同比+12.1%,环比-31.62%,公司23Q1 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环比下滑;毛利率为22.32%,环比-0.14pct,净利率为5.89%,环比-1.06pct,盈利能力环比有所回落,我们认为Q1 公司业绩环比下滑主要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
公司聚焦高景气的智能化与轻量化赛道,产品品类持续拓展,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定增获批有望助力公司后续发展。在产品品类方面,公司以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双轮驱动,产品品类持续拓展,汽车电子业务中智能座舱域控、数字声学系统、自动泊车、数字钥匙等多类新产品量产并承接较多的新定点项目,屏显示类、液晶仪表、HUD、车载无线充电等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精密压铸方面,新能源三电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汽车电子零部件等新应用领域的项目不断增加,多个高难度、高精度产品相继量产,产品类别从小件逐步向中大件延伸。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创新产品研发持续推进落地,如AR-HUD 技术路线不断丰富,双焦面 AR-HUD 产品获得定点项目,电子外后视镜第二代产品集成 ADAS 功能,获得定点项目等。在客户结构方面,公司持续突破合资、新势力和国际车企客户,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在融资方面,公司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申请已于2022 年底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我们认为本次募资能够有效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7.02/9.07 亿元,EPS 分别为1.06/1.47/1.90 元,参考同行业公司估值水平,考虑到HUD 等汽车电子创新产品具有高成长性,给予其2023 年30-35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1.80-37.10 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电子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新客户项目进度不达预期;新业务技术研发及客户开拓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