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起惊雷。05年将是平稳中寻求突破的一年。全球经济走软、中国经济软着陆、企业业绩增速回落构成一幅宏观全景。但平静的水平下酝酿着变化的浪潮。踏上升息的旅途,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汇率调整的压力;跨入WTO 后过渡期,我们很快就要彻底被卷进经济全球化的旋涡;3G牌照的发放及又一次新经济的浪潮向我们迎面扑来;高油价时代的来临、能源和资源的约束也许会促使中国经济提前走上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谁知道呢?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无论经济结构、政策、预期(风险溢价)和估值的变化,都可能引发股市的的潮汐。
05年几乎所有的投资主题都打上了经济全球化的烙印:
能源与资源
人民币升值
WTO后过渡期服务业扩大开放
重化工业化和产业转移
3G和新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估值国际化或本土化的争辩很快就将过时。估值的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惟有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资本成本和不同的公司。 05年股市运行面临多重变量:如股票供给新局面--更多超级大盘股;金融创新内含的靶向性需求加深市场分化;机构投资者康复与壮大,定价能力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发展动能与业绩面临下滑;预期之制度变迁,破解市场根本性矛盾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变量是:市场出现根本性制度变化,如开始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则整体市场将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市场运行可能出现断层或跳跃。涉及制度变迁的上市公司可能蕴涵重大的期权与投资机会。
关于05年证券市场的运行特征,我们判断:
估值的故事向三个维度发展:部分业绩良好、继续增长但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向上回归合理价位;部分持续成长、目前认为估值合理的股票因为业绩的自然增长而被机构长期持有和交易,甚至因为受到机构追逐而导致估值再上台阶;其他既没有改善也不能增长的股票被市场抛弃。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将呈现出波动运行的特征,而均衡的估值水平由市场隐含的资本成本决定。
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加速市场分化和向成熟市场靠拢。市场流动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市场的动量和动态发展将更多地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股票所主导;不被机构交易的股票失去流动性,股票交易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渐淡出。但市场仍不能达到强有效阶段,基金整体业绩仍将战胜市场。
在高达8%左右的GDP增长速度下,机构投资者追求的合理回报率水平略高于GDP,在10%-15%之间。对基金而言,可投资范围增加,但大的投资机会不多,回报平稳。
股市做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进一步体现:一方面,信息会更快地被市场吸收;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深度加深,不再局限于信息表面,而更多地结合当前信息及预见和判断来对信息做出反应。因此,如下现象将一再上演:对于预期行业景气周期见顶的股票,其股票价格对业绩的上升似乎不敏感。 对于05年投资机会的把握,我们主张:
消费和服务将填补投资下降的空间,其改善的程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关注大宗商品的下游
长期看好资源、垄断类股票,短期谨慎与区别对待煤电油运
寻找产业转移中正在形成核心技术的龙头产业
升值预期下,关注资产价格变化与非贸易部门
3G牌照发放将催生科技股的投资热情
估值方法的改变产生的投资机会,如过度下跌的周期类股票
关注制度变迁、新股上市、并购重组带来的价值挖掘与价值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