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反弹暂缓,上游材料价格止跌。截至2023 年4 月18 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跌至18 万元/吨,较2022 年11 月上旬的最高点下跌幅度超40 万元/吨。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5 月23 日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连续三日与上日持平,报价29.30 万元/吨。5 月26 日,电池及碳酸锂报价29.50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18 万元吨价开启反弹后持续上涨,4 月27 日至5 月19 日间的15 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实现十五连涨,短短半个月,碳酸锂价格涨幅超60%,而后涨势暂缓。
5 月锂电产业排产快速恢复。排产恢复的力度与市场需求和库存水位密切相关,市场需求大、去库存力度强的锂电环节,其排产速度亦恢复更快。进入5 月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下游车市需求率先传导,排产的恢复在锂电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层层推进。
出海建厂成为新共识。自美国IRA 法案颁布以来,不断有国内锂电产业链企业海外建厂的消息传出。
欧美市场亟需成熟供应商提供配套产业链供应。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对中国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处于起步阶段的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无限。
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需兼顾考虑。众多企业向匈牙利、欧洲、北美、墨西哥、东南亚等地建厂。海外建厂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主要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仍需从亚洲进口,产品制造成本高。海外建厂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人力成本更高。日、韩企业深耕多年海外市场,我国企业海外经验不足。
若新能源车需求波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需兼顾国内订单份额,保持稳定经营。
行业信息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生效。欧盟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文本在欧盟公报(Official Journal)上正式发布,并宣布于5 月17 日正式生效。这一决定标志着欧盟碳关税已正式立法,并走完所有程序。
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球气候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发布《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年鉴2023》。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发布了《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年鉴2023》。根据《年鉴》,截至2022 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4132 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824 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达到1531 亿千瓦时。
广东将适度超前建设氢气储运加基础设施。广东省能源局在日前印发的《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聚焦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设备制造,加快培育从氢气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