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难点在于Corner Case长尾场景覆盖(尤其城市场景),背后在于数据积累。目前算法框架、数据闭环初步搭建,进入智驾3.0时代(大模型大数据),后续看闭环之下的功能丰富度、连续性提升:
看点一:海量数据积累,软件快速迭代,逐步覆盖Corner Case长尾场景
逻辑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后融合升级为前融合,大模型应用,数据闭环能力为核心;
看点二:单车智能先行,深度硬件预埋,芯片算力升级
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高精定位,大算力芯片及计算平台为智能驾驶“数字发动机”;
看点三:软件收费,服务订阅,商业模式变革
服务贯穿汽车全生命周期,商业模式变革,潜在的车企估值方式重塑。
智能驾驶行业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发展路径,2023年特斯拉FSD拐点显现、城市NOA加速落地、政策法规逐步健全,我们判断智能驾驶行业正逐步迎来技术、法规、用户接受度三重拐点,看好后续数据积累、大模型应用带来的功能体验提升,提升行车安全、减轻驾驶疲劳,渐进式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短期来看,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车企、零部件有望最直接受益,长期来看,潜在商业模式变革(软件付费)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想象空间:
海外:特斯拉FSD北美拐点显现,智能驾驶能力领先全球。特斯拉鸟瞰图BEV到占用网络引领工程化落地,全闭环、自成长的AI数据体系则是根本所在。2021年特斯拉FSD Beta正式公测,现已历经60+次迭代,北美区域进展顺利。2023年4月起FSD使用率明显提升(FSD累计里程数1.9亿英里),拐点显现,预计后续软硬件将升级至V12.0、4.0版本,进一步促进效用提升;
国内:城市NOA落地加速NOA由高速向城区迈进,2023年将成城市NOA重要落地年份。以新势力为代表的自主车企(理想、小鹏、蔚来、华为)年内均有城市辅助驾驶落地规划。总体来看,华为和小鹏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落地时间上领先国内其他企业。后续结合法规政策向好趋势以及数据量逐渐积累,2023年城市NOA发展水平有望迎来全面提升;
催化:数据量加速积累,法规有望助推L3发展。数据是智能驾驶第一生产力,类比GPT大模型,当数据量在某个规模阈值以下,大模型性能接近随机,而超过该阈值,量变引起质变,有机会迎来“突现”时刻;6月9日,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3重庆车展阿维塔科技发布会上表示,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在6月底出炉,试点细节和权责划分方式是关注重点。
推荐:1)整车:用户直接触达,数据拥有者,核心受益【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赛力斯】,推荐【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H】;2)零部件:L3落地加速有望同步促进各算力等级智驾渗透,优选智能驾驶-【德赛西威、经纬恒润-W、伯特利】,同步推荐智能座舱-【上声电子、光峰科技、继峰股份】,受益标的【中科创达、科博达、中国汽研、保隆科技、均胜电子、华安鑫创、华依科技】等。
风险提示
全球及国内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若整体汽车行业景气度低迷,汽车销量可能不及预期;
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智能化正处于发展初期,若受制于成本、技术等因素,后续渗透率提升可能不及预期;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若推荐公司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相应产品车型配套进程可能放缓,量产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随着科技巨头、消费厂商、初创公司等多方势力纷纷涌入智能化赛道,市场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