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8 月经济维持弱势运行,供需两端均呈现波浪式、曲折式恢复态势。三季度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承压,被动去库趋势延续,预计三季度末库存可能筑底,但若需求不强则补库初期强度或将偏弱。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逆周期条件和政策储备,下半年货币政策延续宽松基调。我们继续提示,在企业内生修复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年内仍有可能降准和降息。大类资产方面,我们坚持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内低点有望降至2.4%的判断,预计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下探,形成股债双牛格局。
工业企稳回升,服务强度放缓
8 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近期稳增长政策对企业生产信心有一定提振作用,但盈利压力仍将使工业企业对扩产保持谨慎,我们预计8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0%。8 月服务业生产景气仍在但强度有所回落,居民出行意愿较强,但服务业消费强度略有放缓。
投资需求延续放缓态势,制造业资本开支不确定性较高我们预计,1-8 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为3.3%。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为5.6%,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为6.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8.9%。综合研判,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制造业。我们重点提示,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制约不足仍然存在,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回落,企业效益仍处于恢复期。
社零低位企稳,出行强度良好
预计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0%(前值2.5%),两年复合增速为4.2%(前值2.6%),社零增速低位企稳向上。其一,人员流动强度依然较高,出行需求在暑期持续释放,接触类、出行类等高社交属性消费持续恢复。其二,八月乘用车市场表现不俗,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各地方、各厂商促销政策对车市形成一定支撑。其三,8 月商品房市场偏弱运行,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仍低于2023年均值,地产后周期消费品依然承压。
高基数扰动已过,供给优势维稳出口
2023 年8 月,预计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速-1.4%,贸易顺差700 亿美元;预计人民币计价进口增速0.4%。我们继续提示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三大结构性的产业趋势对我国出口的差异性影响: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 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CPI 触底回暖,PPI 跌幅收窄
预计8 月CPI 环比+0.3%,同比+0.2%(前值-0.3%),CPI 触底回暖。8 月猪肉价格整体回升,牛羊肉价格基本持平,蔬菜价格小幅上涨,水果价格有所下跌。暑期出行热度不减,酒店价格持续上涨,预计核心CPI 持续回升。预计8 月PPI 环比+0.2%,同比-3.1%(前值-4.4%),PPI 开始反弹。8 月煤炭价格涨跌不一,钢材、铜、铝价格小幅下滑,原油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整体就业稳定,结构压力延续
预计8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与前值持平,失业压力存续。7 月至8 月为传统的大学毕业季,高校毕业生集体进入劳动力市场,带动失业率阶段性上行。
整体上来看,暑期出行链保持高景气度,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挥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承压,出口面临下行压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用工需求收缩的问题,后续重点关注农民工就业情况。
预计金融数据相对较弱
预计8 月人民币*新增1 万亿,同比少增约2500 亿,增速回落0.2 个百分点至10.9%。预计8 月社融新增2.68 万亿,同比多增约2000 亿元,增速与前值持平于8.9%。预计M2 增速较前值回落0.4 个百分点至10.3%,居民超额储蓄或继续积累。预计M1 增速持平前值于2.3%。展望后续政策,年内大概率仍有降准,推动宽信用、改善企业资金可得性,仍可期待新创设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望新增额度,发挥“准财政”属性。与此同时,央行8 月4 日答记者问中提出“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我们预计在后续总体维持宽松基调下,央行也将更加注重引导资金进入实体、防范资金空转套利。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