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近况
近日眼科连锁服务及器械公司陆续披露1H23 业绩;1H23 头部企业整体表观增长亮眼,白内障、眼病反弹强劲,屈光、视光在去年高基数及今年整体消费意愿的影响下仍保持稳健增长,期待后续逐季向好。
评论
1H23 头部眼科企业表观增速亮眼,疫后恢复情况良好。1H23 在年初阶段性疫情及整体消费意愿略降的背景下,头部眼科连锁企业仍保持稳健高增长1,1H23 收入同比增26~55%,1H21-1H23 复合增长16~28%。单季度看,2Q23受益于积压需求持续释放,头部企业恢复强劲,爱尔/华厦/何氏/普瑞收入同比增长33%/38%/39%/73%,2Q21-2Q23 复合增速17%/15%/11%/26%。
结合22 年低基数情况,我们认为23 年全年有望逐季向好。
白内障和眼病业务反弹强劲,屈光和视光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偏严肃类业务:
因前期筛查受限、老年群体出行意愿下降以及手术积压影响,前几年基数较低,1H23 出现明显反弹,头部企业白内障、眼病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44~137%、29~71%,1H21-1H23 复合增速达25~41%、14~22%;同时上游器械公司如爱博医疗1H23 人工晶体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8%、1H21-1H23 复合增长26%。
偏消费类业务:受宏观因素及消费意愿下降、疫后出游、22 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恢复略低于预期,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景气度;头部企业1H23 屈光、视光业务收入1H21-1H23 复合增长11~26%、12~23%。
持续看好各业务的恢复弹性及长期增长空间。1)屈光:术式结构的中高端升级持续,1H23 头部眼科企业整体客单价持平或略增;未来,技术升级的供给及需求始终存在,我们认为未来新技术的迭代有望持续驱动行业保持量价齐升(如蔡司VISUMAX 800 机器可以带来更高的手术效率与更好的患者体验、ICL V5 晶体若在国内获批有望拓展更多适应症及适用人群)2)视光:
短期增长节奏易受高基数、暑期出游等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近视率不断上升、近视人群扩大及近视防控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不变,视光业务的旺盛需求确定性强;3)白内障:高端晶体及术式不断迭代,目前国产扩景深(EDoF)人工晶体、三焦点人工晶体等重磅产品已上市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术和老视矫正等功能型人工晶体的需求和应用也日益增多,我们认为同样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后续关注人工晶体国采进展。
估值与建议
建议关注服务端: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未覆盖)、朝聚眼科、德视佳、何氏眼科(未覆盖);产品端:欧普康视、昊海生科(未覆盖)等。
风险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院或新产品爬坡不及预期;突发医疗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