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版的扫地僧:一年收益 20 倍的传奇之路》
吴老师是一位极为特别的职业股民。他拥有 15 年的股票交易经历,却从不阅读投资类书籍,也从不与他人交流投资心得,甚至手机常常处于关机状态。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实现了从 100 万到 2000 万的资金飞跃,缔造出一年 20 倍超高收益的传奇。
在太平洋证券昆明翠湖西路营业部交流期间,他不断被追问股市中的秘诀。思索良久后,他说道:“读懂人性,追涨杀跌,高速周转,积少成多。”回到昆明翠湖旁的酒店,在咖啡厅中,他又平静地补充了一句:“追涨杀跌才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方式。”
高速流转,追涨杀跌
昆明四季如春,夜晚仍有些许凉意。吴老师戴着黑色鸭舌帽,满脸黑白相间的胡子,人到中年略显微胖。他缓缓讲述起自己的投资经历。大学时期,他在昆明学习有色金属,90 年代初来到深圳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也正是从那时起开始接触股票。
“我的第一次股票启蒙教育实际上是 5·19 行情。”他回忆道,当时持有的股票在一周内上涨了 60%,随后他用在股市中赚取的钱为父母购置了房产。“这是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股票带来的震撼。”时隔多年,这段经历依旧历历在目。2000 年以后,他成为了一名职业股民。
从事多年贸易工作的吴老师对资金流转的速度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坚信资金只有流动起来才具有价值。“当时家电行业利润微薄,家电跨国贸易对资金流转性的要求极高。如果资金缺乏流动性,那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多年的磨砺,吴老师形成了资金高速运转的短线交易模式。通常情况下,他会快速重仓介入个股,一旦产生一定利润便全部退出。若遇到连续涨停,则会多持有几天,但一般不超过 5 天。太平洋证券昆明翠湖西路营业部总经理杨云生将他的交割单打印出来后表示,以吴老师目前的交易方法持续下去,一年达成 100 亿的成交额毫无问题。
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资金可以高速流转。吴老师认为,如果没有完整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风险控制,短线交易将是消耗资金的最快方式。“我会事先过滤各种可能的风险,比如高价股、景气度低的行业等,只选择大概率的事件。一旦行情走势与自己的预判出现出入,便会立即止损。”
“水只会流向阻力最小的地方。”或许这是对吴老师短线交易的最佳解读,他的一位相识十几年的好友如此评价。
顺势而为,规避风险
众所周知,投资者不可能每一笔交易都能成功。吴老师认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在一段时间内实现盈利大于亏损,让自己的资产呈现螺旋式上升。但是,大资金是否适合这种频繁的交易模式呢?吴老师表示,如今是金融创新的时代,大笔资金流入股市,沪深两市成交量逐步放大,交易 5000 万到 5 亿并无太大区别。
在短线交易中,选择投资方向至关重要。吴老师认为,在牛市中应重势不重价。在捕捉市场热点时,首先要考虑事件的驱动级别。比如政策是出自国务院,还是各部委或是省政府,级别越高驱动力越强;再者,如果纲领性文件*,一般随后会陆续*相关配套政策,比如“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此外,还要评估事件的持续性与影响递减性。
“往往在牛市的时候,主题投资是一方面,但也不要过于在意是否处于牛市。只要交易活跃起来,市场的热点就会带来盈利机会。”吴老师说道,“如果几乎没有涨停的股票,或者涨停个股不到 10 个,那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
在选股方面,虽然吴老师并非金融科班出身,但在工科背景下从事贸易多年,对各个行业都有独特见解。他认为,做股票就如同做生意,好公司不一定有好股价。交易时要货比三家,仔细衡量价格比。“我看重公司是否有一个短期趋势,能否让我获利。如果没有,就将其从自选股中剔除。一旦看错,立即离场。”吴老师说,“我不去研究什么主力、指标,而是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貌、财务状况、比价效应、市场状况、强弱对比,然后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合适的标的。”
吴老师举例说,前期互联网金融非常火热,当时他着重观察了中天城投和巢东股份。虽然按照传统行业划分,这两个公司不同,但实际上它们都涉及互联网金融业务,且当时股价都比较低。具体而言,在上海或北京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很多,但在贵州却显得凤毛麟角。中天城投在贵州强力推行金融业务实属不易,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在贵州形成垄断。极端情况下,它还有业绩兜底。另一只巢东股份当时股价较低且股本小,股价只有 20 多块钱,市值 40 多个亿,而大热点互联网金融公司做到 100 个亿的很多,横向一对比,巢东股份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他还强调,在热点投资时,抓不到龙头股也没关系,关键是要明确自己想要多少利润。如果想要 3%-5%的利润,选择热点第二梯队的个股即可。当然,如果热点过热,比如龙头股股价超过百元或与非龙头股相差一倍的距离,那就要小心了。“一般情况下,我买入的个股价格不会超过 30 元。”
克服弱点,积少成多
选好标的并不一定能赚钱。许多投资者常常会陷入“看对了未必能做对,做对了未必能赚到,赚到了未必能守住利润”的尴尬境地。“其实股票市场是人性的一种反映。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弱点,但要去克服,否则很难取得较好的利润。改变人性中的恐惧、贪婪、偏执等弱点,不要让自己的心态变坏,尽量让股票投资简单化,然后不断地复制。”
大多数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对自己人性的缺陷毫无察觉。“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这个股票会涨到多少,可能会跌到多少,实际上这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预测股价是无效的。规避所有风险,将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才是价值投资,而不是仅仅看市盈率。”吴老师称。在这个市场中能够长期存活的法则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交易方式,使其更贴近市场也更适合自己,然后不断复制这个方法,直到这个方法不再灵验时再进行更换。不要小看微不足道的利润,时间一长,资金的增速会非常惊人。
对于未来中国 A 股的走势,吴老师认为,现在的牛市是在金融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个由服务业催生的牛市周期会比上一个牛市周期更长,时间上可能会维持 5 到 10 年。
吴老师又点了一杯咖啡,旁边几十年的老同学说:“我一直觉得他就是股市版的扫地神僧。”
《如何理性看待身边的投资神话?》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些投资神话故事,例如我刚刚在网上随手搜到的两条报道标题:“某牛散,3 个月,账面财富暴涨 30 多亿元”、“2 年 20 倍的投资神话是否还会再现”。这些神话故事有的来自媒体报道,有的来自身边人众口相传。与这些投资神话相比,就连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也似乎逊色一筹。我相信部分故事是有真人真事的,那么从科学投资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真实的神话故事呢?原则上讲,科学投资并不否认神话故事发生的可能性(但认为其发生概率低,不可复制)。并且,科学投资建议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考察这些神话故事,从中提取出科学的部分(如果有),并发扬光大。考察的第一步就是:检查故事本身要点是否齐全,是否缺失重要信息。
一个投资相关的故事,如果要点不齐全,那么再科学的分析也无从下手。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故事的真实性、可复制性等不能做出理性判断,此时盲目模仿的风险极高,即使成功也只能归因于运气(就像*中奖)。完整的投资故事应该清晰指明以下要点:
投资时期:投资的起止时间。脱离所在时期的市场环境去谈收益率的高低是不科学的。例如 50%的年收益率很诱人,但在 2006、2007 年的股市中只能算是低下水平。因此在评价一个投资故事时,我们必须获知其投资起止时间,然后选择同期合适的(有可比性)比较基准来评价其优劣。
收益率:收益除以本金。单笔投资的收益率只需持有期收益和期初本金两个数据即可计算;复杂投资涉及多笔出入现金流,收益率计算方法相对复杂,但亦有明确的定义。完整的投资故事必须给出用于计算收益率的充足信息。意在炒作的投资故事常常只提收益,不说本金,制造收益率很高的幻象。
风险:收益的不确定性。应考察先验风险,可以理解为真实风险。注意,常见风险指标,如波动率、最大回撤等,通常描述的是后验风险。后验风险有时会大幅偏离先验风险。例如在庞氏骗局中,在资金链断裂前,其各项风险指标通常都出奇得好(即从指标看,风险很低),但先验风险(即真实风险)很高,总有资金链断裂的那一天,并且会血本无归。判断先验风险的重要信息是:杠杆倍数、标的资产类别(股/债/房地产/商品)、策略类型(纯多头/市场中性)等。普通投资者可通过简要地学习或咨询有经验的投资顾问来获得对先验风险的判断能力。
资金规模:大致的资金量。资金规模算大算小没有绝对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讨论。要求获知资金规模至少是为了澄清以下两个疑问:第一,故事主人公可能在投资前把资金分成了 100 份(每份资金规模都较小),然后分别投资于 100 个互不相关的策略,最终总会有一两个策略综合表现很好,可以拿出来写传奇故事。第二,一个高收益率的策略能够长期存在于市场中,可能是因为其资金容量太小,在这种情况下,该策略的高收益率不可持续,因为随时可能有大资金进来消化掉相应投资机会。
实施成本:实施策略需要付出的物力和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至少包括:资金,如有些策略门槛 100 万甚至更高,普通人难以承受;设备,如服务器、数据库、数据源、交易系统等;人力成本至少包括专业人才,如 IT 人员、数据分析人员、数据库管理员、行业专家、投资专家。当然,一些轻量级投资策略其实是不需要这么多实施成本的,可能一个人加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完成。
胜出逻辑:可接受、可持续的胜出理由。常见的胜出理由至少包括:特有的信息源(工作之便、人脉圈之便、内幕消息)、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分析能力(宏观经济研究经验、行业经验、长期投资经验、并购重组专家、财务分析高手、量化分析工具、计算机/信息/数理等领域科学家)。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有些投资故事可能不愿意将胜出逻辑讲清楚,或者只讲大体原理。这没有关系,因为真的把全部技术细节披露给我们,我们也不一定看得下去(例如程序化交易的 IT 架构文档、量化策略的分析代码、行业分析中的一些行业技术细节)。只要披露到能让我们确信,该故事基于一个我们认为合理的胜出逻辑,并且将来有理由持续,即可。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听到某个人通过投资快速致富的传奇故事。这会让我们一时难以平静,对自己普普通通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怀疑,甚至铤而走险。投资确实能够帮助人们致富,但绝非一蹴而就,需要用心的研究和耐心的积累。快速致富、瞬间致富的极端例子,多为媒体吸引流量所撰写,很多重要的细节被有意或无意地隐去,这会误导读者,做出冲动的行为,甚至产生不可弥补的后果。要想科学地看待这样的故事,方法之一就是对照上面的要点列表进行信息完整性审查。客观地分析故事中主人公成功的原因,判断自己是否可以复制,在采取行动时要三思而后行。
吴老师股票投资咨询合作联系方式:QQ:2080053532、2654704327、3351233598、3532015225。网址:gphztz.com、gphztz.cn。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吴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