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PPI降幅继续扩大,PPI 的下行压力集中在中游。PPI 全产业链里,不同环节权重各有不同。在以伊冲突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背景下,6月PPI 降幅继续扩大,主要压力源自中游。按权重计算的大类PPI 里,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原材料加工PPI 同比都进一步下探,结合权重来看,中游原材料加工PPI 下滑拖累整体约0.3 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季节性因素对中游的影响仅仅是部分,而非全部。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系季节性下行,但这些不能解释全部。2025 年Q1,原材料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历史50%的分位数,我们认为该行业可能也存在部分产能过剩。我们认为,当前PPI 下行压力集中在中游,我们预计中游企业的营收或将受到价格端的挤压。
6 月CPI 意外转正,诸多信号显示6 月的回升更多由消费品价格回暖驱动。6 月CPI 同比由5 月的下降转为上涨,食品和非食品都有提升。同期,核心CPI 同比涨幅也创下14 个月以来新高。对比6 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来看,服务业价格同比维持稳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以2017-2019 年均值作为季节性基准来看,消费品略超季节性表现,而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表现。
而消费品价格回暖和CPI 的转正有两重短期因素和一重政策因素的驱动。
一是蔬菜价格的超季节性回升,基本抵消了供应充足下的猪价下调。二是国际油价传导下,能源拖累减少。三是政策驱动下,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也有回升。但核心CPI 环比弱于季节性变动,CPI 的边际改善幅度还不够,CPI 仍需提振。后续来看,若短期因素褪去,CPI 仍有阶段性下调风险。
风险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国际油价上涨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