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据万得数据(下同),6 月CPI 同比0.1%,高于前值的-0.1%。PPI 同比-3.6%,低于前值的-3.3%。按照CPI、PPI 分别60%、40%粗略模拟的平减指数为-1.38%,持平于5 月,继续处于2024 年2 月以来低点。
简单回顾一下本轮价格节奏:2024 年10 月模拟平减指数为-0.98%,11 月、12 月分别收窄至-0.88%、-0.86%,2025 年1 月进一步收窄至-0.62%,2025 年2 月降幅扩大至-1.30%,3 月和4 月分别为-1.06%、-1.14%,相当于窄幅徘徊;5 月则再度出现降幅扩大,同比为-1.38%,处于16 个月(2024 年2 月之后)低点。6 月则持平5 月。
CPI 数据符合预期,在6 月底周报中我们根据高频数据测算CPI 同比0.14%;PPI 同比则明显低于我们当时测算的-3.0%的预期。6 月PPI 有基数优势,翘尾回升0.2%;同比却较高频数据继续下探,背后可能一是高频数据对统计数据的表征有偏差;二是有高频数据不易捕捉的中游和下游行业价格弱势。
在前期报告《几个潜在想象空间对冲基本面放缓》中,我们的测算是:截至6 月第四周,预计6 月CPI 环比为+0.04%,同比为+0.14%。预计6 月CPI 同比小幅转正。模型预计6 月PPI 环比为+0.02%,较5 月环比(-0.40%)转正,叠加6 月PPI 同比具有低基数优势(翘尾回升0.2%),预计6 月较5 月回升至-3.0%。
从数据来看确实如此,16 月PPI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1.8%,均弱于高频数据的焦煤、动力煤、螺纹钢价格表现,原因可能是煤价是最后一周反弹,而统计采样前三周更为关键;同时钢铁现货价格弱于期货也导致高频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焦煤期货结算价(活跃合约)5 月底为741.5 元/吨,6 月底为842.5 元/吨。秦皇岛港动力煤5 月底为611 元/吨,6 月23 日为609 元/吨,6 月底为621 元/吨。
螺纹钢价格(活跃合约)5-7 月环比分别为-4.3%、1.6%、1.7%;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5 月末为90.8,6 月27 日当周为90.1。
同时中下游制造行业也确实有一些价格异动,PPI 耐用消费品分项环比从0.1%回落至-0.1%,其中计算机通信电子业环比从+0.1%回落到-0.4%;纺织服装环比从0.2%回落至0 增长;家电(C-385)一般统计在电气机械行业(C-38),从电气机械行业PPI 延续环比-0.2%的低位而光伏等领域价格有所好转来看,家电可能也存在环比降幅扩大。其背后可能是一则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出口,统计局指出“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出口预期,我国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二则“618”电商促销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6 月PPI 生产资料环比为-0.6%,持平前值。其中采掘类环比-1.2%(前值-2.5%),原材料工业环比-0.7%(前值-0.9%),加工工业环比-0.5%(前值-0.3%)。
PPI 生活资料环比为-0.1%,低于前值的0 增长。PPI 生活资料中,食品类环比-0.3%(前值-0.1%),衣着类环比0 增长(前值0.2%),一般日用品环比0.1%(前值0.1%),耐用消费品环比-0.1%(前值0.1%)。
当然,PPI 也有一些积极特征,6 月汽车制造行业PPI 环比上涨0.2%(5 月环比零增长,4 月环比-0.5%),其中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显示汽车“反内卷”至少在生产端还是有初步效果的。在前期报告《严格账期是反内卷的第一步》中,我们指出有观点认为反内卷效果会是“慢变量”,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目前汽车行业利润情况已处可持续性较低的状态;二是行业近年供给端的高增长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同样“反内卷”过程也存在账期、产能、杠杆、价格等多线索的叠加。
统计局指出:2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 个和0.4 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 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 个百分点。
CPI 值得注意的细节主要包括:(1)酒类价格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