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得益于GoPro、影石、大疆等厂商的差异化创新,以及破圈效应下人们“记录生活”需求的激发,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具备多元产品线、持续迭代能力和独特创意的品牌以及相关供应链有望受益。
理由
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向600 亿元迈进,GoPro/影石/大疆三足鼎立。该产品具有便于携带、拍摄方式多样、使用门槛低的特征,主要分为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前者适合高强度运动场景,后者可实现360°拍摄。根据Frost & Sullivan,2023 年全球智能运动相机/移动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分别为314/50 亿元,预计2027 年达到514/79 亿元;2023 年全球智能运动相机/移动全景相机出货量分别为4,461/196 万台,预计2027 年达到6,907/316 万台。竞争格局方面,运动相机中高端市场由GoPro和大疆主导,入门级市场白牌厂商较多;全景相机市场影石一家独大。
“记录生活”的新兴需求及社媒破圈带来远期增长潜力,应用场景扩展是厂商差异化的关键。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以较低的价格实现了媲美传统相机的拍摄效果,并在续航、视角、耐极端环境等方面补足手机影像的短板,我们认为有望与智能手表、TWS耳机一样成为手机的重要可选配件,同时,其易用性来自于配套手机APP的快速编辑和发布功能,因此也可看作是手机影像的进一步延伸。该产品的兴起一是对传统相机的替代,二是源于对人们记录和分享生活的细分需求的满足,并在渗透完专业运动群体之后,通过厂商创新和UGC种草成功下沉到了普通人群,我们从上述两种角度测算,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远期有望突破1 亿台出货量。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竞争加剧不可避免,但复盘GoPro的由盛转衰以及影石、大疆的后来居上,我们认为不断拓宽产品线、应用场景和目标受众,以及维持硬件的持续迭代,是延续品牌影响力的关键,而盈利能力方面,由于该市场属于典型的浅海市场,厂商凭借建立差异化优势以及技术壁垒有望保持较高利润率。
产业链:硬件以SoC/DSP和光学模组为主,软件由厂商自主开发。根据Frost & Sullivan,手持智能影像设备的原材料成本中,SoC/DSP、光学模组、结构件分别占比33%、27%、10%。DSP是决定拍摄效果的关键之一,主要由安霸、凌阳等国际品牌主导;光学环节以国内供应链为主,其中模组厂商存在一定利润弹性,镜头大多由玻璃球面和玻璃非球面组成,CIS尺寸与手机趋同。此外,品牌厂商自主研发各类算法,增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覆盖公司盈利预测、评级和目标价不变。
风险
渗透率及市场规模不及预期,新品发布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