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 月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 月经济数据:
(1)中国第二季度GDP 年率 5.2%,预期5.1%,前值5.4%。
(2)中国6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6.8%,预期5.60%,前值5.80%。
(3)中国1-6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2.8%,预期3.7%,前值3.70%。其中,中国1-6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11.2%,前值-10.7%。
(4)中国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4.8%,预期5.6%,前值6.40%。
(5)中国6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 5%,预期5.00%,前值5.00%。
【点评】
1、二季度GDP 5.2%,上半年5.3%,且近期高频数据整体仍有韧性,进一步夯实全年完成增速目标的基础,但也使得政策预期有一定程度弱化。结构上,二产GDP 同比(4.8%,-1.1pct)明显回落,三产GDP 同比(5.7%,+0.4pct)回升,Q2 出口和投资对制造业生产的支撑有所减弱。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背离是:Q2 规模以上工增明显强于二产GDP,一方面显示建筑业拖累,另一方面可能也反映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看,二产的关键变量在出口和反内卷,尤其对小企业影响更甚,三产的关键变量在消费限制、就业传导等,预期层面的变化不大。
价格方面,量继续强于价格,Q2 名义GDP 同比3.9%,较Q1 有所回落,与CPI、PPI、房价的表征一致,价格寻底。
近期反内卷有助于价格完成筑底,但需继续观察弹性,生产端可能略有扰动。
6 月单月数据来看,供需明显背离。需求端数据整体回落,虽然降幅上存在618 错位、端午假期错位、财务支出法节奏扰动等技术性因素的影响,和价格寻底也有关系,但整体弱化趋势需要关注;生产端仍有韧性,但结合PMI 来看呈现出补库迹象,后续需关注需求方向对生产端的牵引。
2、6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较5 月提高1 个百分点,高于Wind 一致预期,生产仍维持韧性。从结构上看,电气机械、通信电子等产业链优势产品增速维持一定韧性;汽车增速维持高位,补贴政策拉动效应延续;通用与专用设备增速回升,设备更换政策与出海带动的资本品需求皆有支撑;建筑业供需偏弱,黑色与非金属生产边际表现偏弱;运输设备增速回落明显。6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实际增长6%,除餐饮外的其他服务业供需大体稳定。
另一方面,发电量等数据背离继续存在,6 月规模以上发电量1.7%;6 月产销率为94.3%,同比-0.3pct,整体供需关系前景还有待观察。
3、6 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0.1%,明显回落,地产回落在预期之内,但制造业和基建的回落略超预期,可能与价格寻底、财务支出节奏等有关,回落幅度不做线性外推,但在运行方向上可能存在一定指示意义。
其中,6 月制造业投资同比5.1%,较5 月回落2.7 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回落。设备工器具投资17.3%维持韧性,设备更新的拉动继续维持,整体增速回落可能与企业自主投资意愿有关。结构上,食品(15.8%)、农副(20.1%)、纺织(12.9%)、金属制品(11.3%)等行业投资仍在相对高位,设备更新的支撑仍有延续;汽车(19.3%)、运输设备(30.3%)等行业投资基本稳定;但有色(-0.5%)、化学原料(-5.2%)、通信电子(-1.8%)、医药(-12.1%)等行业延续回落,且投资强度与生产强度恰恰相反,可能反映关税等需求预期层面的影响,电气等行业投资增速反映反内卷影响尚未体现。制造业投资的趋势预计是收敛方向,继续关注三大扰动因素:一是,关税引发产业链海外布局,对内部投资活动的影响可能有持续性;二是,关注设备更新政策边际拉动效率的变化;三是,企业反内卷存在积极进展,但对制造业投资可能产生短期抑制。
6 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5.3%(-3.9pct)、狭义基建投资同比2.0%(-3.1pct),也有一定收敛。基建投资相对更易受到财务支出节奏的影响,电力同比17.0%(较前值-8.2pct,后同)、水利-5.2%(-8.9pct)行业有所收敛,交通运输行业投资(9.5%)有所上升。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基本和财政节奏对应,6 月呈现出特别国债发行略有放缓(对应电力、 水利等)、而地方专项债(对应交运等)维持较快发行进度。往前看,基建项目的资本金制约客观存在,下半年更需关注地方新增自主项目的审批与新增专项债发行、政策性金融政策细节、平台和国企加杠杆意愿等,有一定的增量资金预期,基建增速的环比变化暂不做过度的线性外推。
6 月地产投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