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15 日,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二季度不变价GDP 同比5.2%,上半年GDP 实现5.3%的增长,高于5%的增长目标,不过6 月零售、投资同比在放缓。如何看待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
第一,GDP 再超预期,但平减指数下滑,指向供需矛盾较大。二季度不变价GDP 同比达到5.2%,略低于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的5.4%,高于市场预期的5.1%。二季度现价GDP 同比3.94%,较一季度的4.59%放缓0.66 个百分点。GDP 平减指数从一季度的-0.8%降至-1.3%附近。
供需矛盾加大。6 月工业和服务业加权同比小幅反弹0.2 个百分点至6.3%,投资、零售和出口交货值三个指标加权同比加权增速放缓1.2 个百分点至2.9%,需求端与生产端的缺口从2.0 扩张至3.4 个百分点,达到近两年的峰值。工业产销率同比也延续下滑,6 月工业产销率94.3%,同比低0.3 个百分点。
第二,出口反弹,对工业增加值增幅的贡献接近40%。6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8%,较前月加快1.0 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0%,较前月的0.6%明显加快。5 月12 日中美达成日内瓦协议,6 月9-10 日中美在伦敦进行首轮经贸磋商,对美出口相应修复,6 月对美出口同比-16.0%,较5 月的降幅收窄18.6 个百分点(对出口拖累从5 个百分点降至2.4 个百分点)。6 月出口交货值拉动工业增加值约0.44 个百分点,较5 月上升0.37个百分点,贡献占工业增加值反弹幅度接近40%。8 月初中美或进行第二轮经贸磋商,关税税率有望持平或下降10%(芬太尼全部或部分取消)。受前期抢出口和关税税率抬升影响,下半年出口可能面临回落压力。但在关税税率不再提升的预期之下,除了11-12 月面临“抢出口”的高基数,其他月份的出口有望保持0-5%增长。
第三,零售增速回落至4.8%,主要是节日错位、餐饮拖累等因素拖累。节假日少于去年同期,拖累零售约0.5 个百分点。今年6 月共计20 个工作日,而去年6 月为19 个工作日,主要是今年端午假期有一天落在5 月末。参考统计局去年5 月新闻稿的分析,2 天假期影响零售约1 个百分点。6 月假期同比少一天,可能至少拖累零售0.5 个百分点。餐饮拖累零售约0.55 个百分点。6 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0.9%,较5 月放缓5 个百分点,对零售的拉动较5 月下降0.55 个百分点。这其中可能部分与假期错位影响重叠。
国补拉动基本持平,汽车拉动增加,而其他下降。汽车零售增速加快,从5 月的1.1%升至6 月的4.6%,对整体零售的拉动增加约0.4 个百分点。受618 购物节提前的影响,6 月家用电器音像器材、通讯器材同比增速较5 月放缓,幅度在20 个百分点左右。国补四类对零售的同比拉动效应较前月放缓0.4 个百分点至1.5 个百分点,对限额以上零售拉动放缓1.4 个百分点至3.8 个百分点。汽车拉动上升与其他品类放缓,两者影响基本对冲。直观来看国补对今年上半年零售的贡献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家具和办公用品累计同比增加3049 亿元(汽车增加186 亿元),占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累计同比增量的53.5%,约为今年上半年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量的26.1%。
第四,居民消费倾向仍然不高。二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为68.6%,相比往年,较2019同期低1.9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高0.1 个百分点。根据可支配收入和该比例测算,参考2019 同期消费率,今年二季度人均多储蓄180 元。分城镇和农村来看,二季度城镇消费率63.1%,较2019 同期低2.8 个百分点(一季度低2.6 个百分点),农村平均消费率89.2%,较2019 同期高出1.6 个百分点。可见城镇主要是消费倾向偏低,农村面临的主要是收入较低,二季度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月均可支配收入仅1644 元。
在以旧换新拉动零售的同时,城镇居民消费率保持低位,储蓄率依然偏高;而农村居民消费率较高,储蓄率较低。这可能指向收入较低的群体消费率较高,而收入可能相对不足。从未来政策评估的角度,发放现金补贴带动消费,需要定向补贴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的中低收入群体。给中低收入群体发放适度现金补贴,绝大部分可以形成消费(农村接近90%)。
第五,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8%,剔除地产投资后增长6.6%,分别较1-5 月 放缓0.9、1.1 个百分点,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持平1-5 月,预估对投资的拉动维持在2/3附近。当月同比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从5 月的2.7%放缓至6 月-0.1%,基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