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 城投债策略:短端做底仓+挖掘收益率曲线“凸点”。短端确定性强适合做底仓,但也难有收益增强空间,Q3 同时需要继续拉久期贡献收益,挖掘收益率曲线“凸点”。回顾Q2 信用债策略表现,前半段受制于资金面不稳等问题,短端下沉是确定性最强的策略,5 月情绪开始转向积极,6 月在乐观情绪趋向一致、信用债ETF快速扩容等因素助推下超长信用债流动性溢价被快速压缩,7 月初实现平稳跨季但面临股市资金分流压力。7 月第二周受“股债跷跷板”行情影响债市情绪受挫,但波动幅度尚在可控范围内,主因跨季后需求依然偏强。考虑到债市并无潜在重大利空、资金面平稳、供需关系向好等因素,Q3 对于票息品种我们建议继续保持久期、不要过短,在3Y 以内尽量多做下沉,资质偏强的区域可拉久期至5Y,并以交易思维少量参与超长信用债,只是目前已逐渐走到需要提前止盈的阶段。
1. 3Y 以内尽量多做下沉,尤其是流动性较好的区域。中高收益主体难寻,弱资质城投估值已经偏低,从区域维度上看难有利差压缩机会,但其实收益2%~2.2%范围内还可精挑细选,只是区域分布上非常零碎。后续短端下沉倘若想获得超额收益,则必须向一些更“小众”主体挖掘,建议优先选择流动性较好的区域。河南、河北、江西、陕西、湖南等属于流动性一贯不错的区域,中部省份的区县可多关注,山东、川渝、天津等区域存在部分交易盘,有时会出现“越弱交易越集中”的现象,也值得适度参与。
2. 3~5Y 部分寻找收益率曲线的“凸点”。3Y 是估值的明显分水岭,3Y 以上收益率曲线变陡峭的主体开始增多,5Y-3Y 利差在40bp 左右的强区域弱主体不算少见,票息保护作用开始变得明显,倘若风险偏好允许可尝试拉久期,尤其是对其中一些流动性尚可的主体。从流动性角度看,中长期限换手率已在持续提升,后续3Y~5Y 部分流动性溢价仍有压缩的空间。对于主流机构而言江浙仍是拉久期到5Y 的首选,倘若允许,其他区域中河南的空间较大值得关注。
3. 供需关系支持继续挖掘小品种。(1)7 月中长期限城投永续债依然是较好选择。
4~5Y 的永续债也属于相对“小众”的品种可用于增强组合收益,出于期限偏长以及流动性的考虑,城投建议在优质区域中选择。(2)ABS 预计后续相较于信用下沉仍有超额收益。 ABS 依然是目前稀缺的高利差品种,收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流动性溢价,但6 月以来交投热度明显提升,城投ABS 安全边际相对充分,其中的收费收益权、保障房等类型ABS 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资管产品。
Q2 城投债市场回顾:情绪从犹豫谨慎到一致乐观。一级发行方面, Q2 城投债发行节奏环比继续降速,月均净融出规模约500 亿元,城投新增发债渠道依然受限,预计供给不足问题将贯穿全年,转型主体或有新增发债空间。二级成交方面,资金面宽松是其表现良好的大背景,政策预期、基本面等扰动因素有但不大,短端交易愈发拥挤,市场乐观情绪逐渐一致,从6 月中旬开始市场开始向流动性要收益。三季度初平稳跨季,但第二周面临“股债跷跷板”扰动,预计三季度此类短期波动还将持续,不过从本次调整中也可以看出配置型资金力量不弱,回调即是机会,但超长信用债已逐渐走到止盈位置。信用风险方面,Q2 城投新增舆情点状分布、环比减少,市场对信用风险定价的权重已经很轻。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信用风险暴露超预期;模型测算误差;ABS 发行及投资热度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可能存在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