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456
- 等级:普通会员
- 头衔:
论坛元老
- 星数:
- 帖数:839
- 精华:0
- 积分:934
- 消息:

-
查看资料
|
-
发布于:2023-04-21 18:36
-
中国股市:操盘手的内心独白,识别“短庄”,趋利避害!深度好文
前言:70%的散户造就了10%的成功者,是大部分人的亏损才堆积出少数人的财富。
毫无疑问,股票市场的财富神话一再的上演,自90年以来,市场造就了不计其数的财富传奇,很多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从无到有在市场中成功淘金,甚至一夜之间就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豪,但是,这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散户都是一亏在亏,从有到无。70%的散户造就了10%的成功者,是大部分人的亏损才堆积出少数人的财富。
大部分亏损严重的散户,都有一些致命的错误和弱点,总是永远的处于满仓状态,总是不切实际的抱有幻想,总是一再的抱有侥幸心理,不懂得规避风险,而一旦被套,就死了都不卖舍不得割肉,从而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股东,当真正的行情来临时,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大赚特赚,自己却还在高高的山峰上站岗。
大部分散户都不能正确冷静的分析行情,多数人都没有自己的观点,总是人云亦云的跟风操作,对于自己买入的股票很少深入的研究分析,当买入之后被套了,立即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应对。大部分的股市成功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没有这些缺点,他们的所有买入和卖出都有详细的计划和严格的纪律,即便是操作失误,也不会慌手慌脚的不知所措。
那时是股市小白呀,哪知道成交量是啥意思,k线是啥玩意?只知道听消息。我们全科的人都跃跃欲试。可是那时工资低,也没有多少积蓄,投入多的也就一两万。在我们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看来那是天文数字呀。1994年房改,那时80平的房子要交1.5万,我都交不起呢。
长话短说。后来股市节节攀高。一支当地的水泥股,从0.07 元起步,不到半年,最高到了2.5元多。后来我搬家意外找到过交割单,我居然还有2.2元成交的记录。现在想来吓死人,我们股市小白不赔钱,那真是没有天理了。
那时候要是有现在水平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也会大赚特赚。只是那时不懂。只知道有大户要做,只知道买上就能赚钱,但就是害怕,就是抱不住单子,每天跑进跑出的,涨一点就卖了,生怕到手的*飞了,还乐此不疲。
这就是小白散户的众生相。很多散户买了后,涨点就受不了了,就想落袋为安。卖了以后还涨,不得不继续追高,最终发现还不如一直持有不动挣钱多,还省心。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股市长期低迷,底部成交量逐渐放大,可是股价却不涨,这是典型的庄家吸货迹象。可是那时一点也不懂,还自以为聪明的做高抛低吸,却也是很多次都对,自以为找到了盈利秘笈,我们还见人就推荐股票。这就是小散。我们还互相取笑,说算的那么准肯定是用“易经”(遗精)的方法算出来的。
后来,单位发现全民炒股,都不安心上班,人事科没办法了,专门买了一台摄像机,每天不定时偷偷到证券公司门口拍摄。吓得我们做贼一样。火爆的股市,闷热的大厅,有个老人直接晕倒在交易大厅被送进医院。
现在想来,那时我们做的这波行情,就是南方的过江龙资金,来去迅速。我们也算是误打误撞“跟庄”了。可是,哪有这样跟庄的?
庄家做一支股票,要经过吸筹,震仓,拉升,出货几个阶段。从来不活跃的股票底部放量那就是开始吸货了。2014年6-7月就能看出很多股票是建仓期,这些技巧,那时候是一点也不懂的。
不同的时期,那么我们的策略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不是一味的买上抱住不动,也不是一味的买进卖出,进进出出。在4个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采取哪种策略?这个在后面会逐渐讲到。
那么,我们发现了建仓迹象,庄家建仓期我们怎么做?这里先讲个故事:
一年春节,有父子两人要回老家,两个人一起来到汽车站坐汽车。
买过了车票,小伙子迅速上了车,冲着他爹喊:“爸,快上车,这里有两个好座位”。老头看了儿子一眼,说:“不急,不急,我抽袋烟。”
过了十几分钟,车还没有启动。小伙子有点坐不住了,在车厢内来回走动,站起来问司机:“什么时候能发车?”司机回答:“快了。”小伙子想叫他爹快点上车,往窗外一看,他爹却不见了。
小伙子正要下车,远远看见他爹回来了,问他爹,回答说上厕所去了。小伙子还催促他爹上车,老头说:“不急,不急,我再抽袋烟。”
又等了十分钟,车子发动了。老头灭掉烟,上了车。可小伙子在车上等了半个多小时,有些内急了,看看售票员还没上车,他迅速下车,向厕所狂奔而去。
小伙子刚走,售票员就上了车,上车就催促:“快开车,快开车,超时了。”司机加大油门,车辆迅速驶出车站。
老头一看急了,冲着司机就喊:“不能走,不能走,我儿子还没上车呢”。
可司机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开车,直到过了前面的红绿灯,才靠边停了下来。
还没等老头打电话,远远的就看见小伙子从远处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上了车,生气地问司机,“你为什么不拉上我就开车走?”售票员抢先回答:”在院内超时停车要罚款的,我们必须出来到外面等你,正好前面又是路口,必须过了红绿灯才能停下等你。你早干嘛去了,不早点上厕所?车子都发动了,你还下车,不要怪别人了”。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小伙子早早地上车,等的心烦意乱汽车也不开,直到他煎熬的不行,下车上厕所的功夫,汽车却开走了,气喘吁吁地拼命撵也撵不上。老头在车外面气定神闲地抽烟,上厕所,做了很多事,直到汽车发动起来,才开始上车。老头上车不久,汽车就开走了。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人也分这样两类。在盘整区的时候,很多人早早进去,备受煎熬,当庄家洗盘震荡受不了的时候下了车,一下车,行情立即启动起来。而有些投资者在盘整、震荡,趋势不明朗的时候不轻易上车,一旦有启动迹象,第一时间上车,迅速获得收益。
错误理念:为了找好价位,参与盘整,参与震荡,备受煎熬,还错过做其他的时机。
正确理念:盘整区不参与,在外面观望,有启动迹象时,第一时间入场,上车就坐快车。另外,在中途停车等你(回调)的时候你要知道上车。
目前市场上活跃着一批短线庄家,专门做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奉行“三不原则”:参与时间不长,一般一两个月即完成建仓、拉高、派发的做庄周期;参与程度不深,一般仅仅掌握流通盘的10-20%;赢利目标不大,短线有10-20%的获利空间即撤离。投资者掌握此类个股的走势特征,熟悉主力的操盘手法,有利于趋利避害。一般来说,短庄参与的个股有以下特点:
1、所选的个股流通盘均不大,一般不超过6000万股,短庄多数实力有限,耗不起长期抗战,持有的流通筹码比例亦不大,一次放量即可把筹码出清;
2、周五走势漂亮,往往形成向上突破形态,技术形态极佳。一时间看好者 众,周末的媒体必然会铺天盖地宣传、推荐,往往有人用坚定的语气预测:“该股中线将涨到XX元”,将大家的胃口高高吊起;
3、周一该股大幅跳空高开,在数分钟之内直冲涨停,投资者稍一迟疑,便失去了买入机会。周二该股继续高开,周一因涨停未能买入的投资者蜂拥而入,但该股强势却未能维持多久即冲高回落,主力如倒水般派发,引起该股快速回调,同时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主力赚取10%左右的利润后迅速撤兵。
安徽合力(600761)即为一个典型例子,该股流通股6240万股,今年初随大盘见底后重心逐渐上移,缓慢构筑上升通道,3月10日、3月13日两天集中放量,共成交1500万股,平均成本8.5元,4月底、5月中旬构筑一个空头陷阱后小幅回升,5月26日价升量增,技术技术指标、均线系统均发出向多信号,周末看好该股的媒体众多,周一跳空高开高开,很快涨停,收一光头光脚的长阳线,第二天继续高开,但略为冲高后便一头栽下,成交1730万股,较上日放大四倍,主力已在市场一片看好声*成身退,随后该股便小幅盘落,再无起色。
从中可见,短庄做庄的三步曲为:周五造好技术形态、周一出现跳空缺口股价涨停,周二放量下跌。投资者若能在周末收盘前买入最佳,周一追高买入风险已相当大,胆大的可以不高于涨幅的5%处下单买入,第二天无论盈亏及时退出,稳健的投资者干脆冷眼旁观,特别是对出现跳空缺口、放量长阳等完美的走势的个股多一份警惕。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个股走出了大幅下挫的走势,抢反弹也就成了投资者短线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哪些个股有抢反弹的机会,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机会呢?看老庄实力。如果前期上涨时股价涨势迅猛,成交量也明显放大,说明主力的实力较强,在股价超跌之后,反弹的力度也会相应大一些。
目前几乎每只股票中均有主力入驻,但抢反弹建议以流通盘不超过8000万的小盘股为好。因为越是盘小,主力出货越困难,到股价已低时庄家手里仍会有一把筹码,反弹行情因此容易展开;另外,盘小也意味着高位的套牢筹码较少,同时主力拉抬时所费的“*”也不用太多,反弹的高度和力度会更大一些。
一般而言,主力大举出货的股票其下跌幅度往往会超过其升幅的50%,甚至达到61.8%,而此时如果有重要的支撑位与之重叠,如60日均线、90日均线、EXPMA的支撑线等,则止跌回升的可能性将大增。
主力在集中抛售之后,会用一定的精力来稳定已大幅下挫的股价,此时个股的走势会有所企稳,甚至有所反弹,但此时仍不是抢反弹的时机,因为即便以此时的股价出货,主力仍有利可图。随后股价仍有一个缩量下跌的过程,待股价再次走稳、成交量逐渐放出之时,再考虑抢反弹不迟。
超卖是这些个股技术指标中最重要的特征。常见指标如KDJ等因反应过于灵敏,常常具有一定的诱惑性,有时即使是在低位钝化也不是介入的时机。而如果以日线RSI低于20作为参考,则准确性会大为提高,再辅以ARBR值下调至50附近甚至达到40左右时,失手的几率就很小了。
一致性,即对等价的问题给出一致的回答,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的基本素质。但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你的决策中有很多欠理性的因素影响著你,甚至主宰著你,使你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却只能望洋兴嘆。
你–正常吗?你–理性吗?一个10元等於两个5元吗?你一定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乍一看这两个问题是不是觉得很荒谬?先请你继续往下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小到今晚做什么菜,看什么电影,大到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或者投资什么样的股票等等。在作决策的时候,我们总是力求做到理性,以尽可能地最大化我们的收益。那么,如何成为一名理性的决策者呢?一名理性的决策者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两道简单的问题:(1)如果用摄氏温度錶示的话,纽约的冬天冷还是北京的冬天冷呢?(2)如果用华氏温度錶示的话,纽约的冬天冷还是北京的冬天冷呢?
如果你是理性地考虑这个问题,你给出的答案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无论用摄氏温度錶示还是用华氏温度錶示,这两道题的本质都是比较纽约和北京冬天的气温,是等价的。如果你两道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那么说明你肯定至少答错了一题。
你一定在想,这么简单的两道等价问题,回答当然是一致的。对,一致性,即对等价的问题给出一致的回答,这正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你是否真正具备这一最起码的理性人素质呢?
看看你怎么回答:正常的傻瓜是个业余股民,听说红心股票在未来看涨,他就毫不犹豫地以10元/股买了 10000股。但今天他却发现形势大为不妙,红心股已跌到了5元/股,共亏了50000元,损失可不小。那现在到底要不要拋掉呢?正常的傻瓜难以决断,滑鼠就停在”拋售”键上,但他却始终没有勇气点下去。如果是你,那你最终究竟会选择拋还是不拋呢?
A.拋 B.不拋。我曾经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不拋”,你的回答是否也和他们的一样呢?
看看你怎么回答:就在正常的傻瓜犹豫不决时,电话铃响了,他出去接电话。但回来后,他的爱人却神色慌张地告诉他,刚才一不小心按下了”拋售”键,把股票全卖掉了,原先的 100000元已变成如今的50000元适时地转到了他的活期帐户中。那么如果是你,你现在是否立即再把这只红心股以5元/股的价格买回来以继续持有呢?还是再等等看,或者把这50000元投资於其他的股票?
A.买回来 B.不买回来。和大多数人一样,正常的傻瓜的选择是”不买回来”,你的选择也和他们一样,是吗?
现在让我们把这两道题合起来看看,它们其实是完全等价的,就像用摄氏温度单位还是用华氏温度单位来比较纽约和北京两地的温度一样。
正常的傻瓜现在所需做出的决定都是在红心股票现价是5元/股的情况下,决定到底是继续持有还是立即出手。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会考虑也只会考虑三个因素:对这只股票前景的判断如何,现在是否急需用钱,是否存在更好的投资机会。
如果说正常的傻瓜不想卖掉股票是因为他觉得它行情看涨,并且他目前不急需用钱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那么他的爱人是不是卖掉了它并不影响股票的行情,同样也不影响他对金钱的需要和他的投资机会,所以,他应该在爱人卖掉之后再把它买回来;如果说他爱人卖掉股票以后他不愿意再把它买回来,说明他不看好这支股票,或者认为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那么正常的傻瓜就应该在第一个问题里面就选择把股票卖掉。
当然,这都基於一个前提,即你买进股票和拋售股票都不需要支付交易成本。但是,正常的傻瓜在这两种等价的情况下,做出的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决定。在两种情况下他关於买还是卖的决策是相反的,即在爱人没有把股票拋掉之前不拋,而等爱人把股票拋掉以后又不买。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在日常的股市中屡见不鲜。事实上,这种行为是有违理性的。也许正常的傻瓜心里会想,既然妻子误打误撞把我的股票拋了,那或许就是天意。更有甚者,有一次我在问这个问题时把”妻子”改成了”猫”,如果是一只猫不小心跳到了键盘上按了”拋售”的键,你的选择会怎么样?做出来的结果依然如此,在猫错按键之前不拋,等猫按了键拋掉以后又不买。请你想想看,这哪里是”天意”啊?这根本就是”猫意”。事实上,把诸如投资股票这样的重要决策交由所谓的”天意”或者”猫意”来决定,本来就是欠理性的表现之一。
也许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所做的、正在做的、将要做的决策中有很多欠理性的因素影响著你,甚至主宰著你,混淆你的方向,束缚你的手脚,使你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却只能望洋兴嘆。
个人签名
吴老师股票合作
gphztz.com
资本市场,重要的是不仅要投入资金,还有投入“本领”。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金融市场从来不缺少获利的机会,缺少的是获利的专业本领。
IP 属地:南京
-
相关帖子
-
收藏
顶 0
踩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