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散户是个奇特的东西,经常会在“不明*”和“眼睛雪亮” 之间徘徊。因为庄家设赌局要看的不是有没有人来赌,而是看来赌的人有没有钱。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后生听了目瞪口呆,说道:“我本来以为*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后生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只有学会放弃,才能真正得到。
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是:一年到头,无论行情如何,都是满仓。因为满仓,所以一颗心始终被套着,股市的一点点涨跌,都牵扯到敏感的神经;因为满仓,所以在大盘已经下跌时,还不愿或不能斩仓;因为满仓,所以在真正的热门板块启动时,却不能及时参与,守着自己的破股票,却眼看着大牛股一日千里,绝尘而去。也有的投资者在亏损累累后终于空仓了,然而却时刻紧绷着神经,深怕错过一点点的获利机会。他们似乎解开了一种绳索,却同时又套上了另外一种绳索。
股市上没有人会强行在你的鼻了上拴根绳子。然而经常满仓的“短线”投资者,亏损了就捂股不动的投资者,无疑像被人在鼻子上拴了一根绳子,明明看到“青草”,看到机会,却无法去吃。又因为这根绳子是我们主动拴上的,是“心锁”,所以解开的难度更大一些。
普通投资者经常羡慕短线高手。然而真正的高手,首先必须是资金运用的高手。在该出击时,他必须可以出击,他的资金应该保持高度的机动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于放弃,善于保持经常性空仓,以便随时捕捉机会,出击好股。所以高手的心上是不应该有“绳索”的,即便有,也只是少数时间;否则,便不称其为高手了。普通投资者与高手之间最大的差别,也许并不在技巧方面,还是心态与资金运用问题。
牛是没有办法自己解开绳索的,但投资者缚心的绳索,却完成可以由自己一刀斩断。只有斩断了这根绳索,才能真正享受到股市的自由与乐趣。
股票实战操作真金白银,说有不怕的还真不相信。炒股过程中怕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大部分投资者操作和持股中长期笼罩这几种害怕气氛中!有研究发现职业做股票达五年以上的,外表与实际年龄有着较大的差异。30岁的年龄看上去快四十了。四十的年龄看上去差不多五十,估计这仅仅是少数情况。但恐慌心理的确给投资者造成大的压力,以导致生理变化面貌特征显的更老成。心理上也同样,职业做股票人心智成熟度比一般人更老道。抗压能力也远超过一般人,那是因为受股票的起起落落,资产的上上下小折磨多了的缘故。
投资人外表成熟,心智稳重,抗压能力强。说了那么多这好像是好事啊?呵呵,这实际上说不上是好事。长期处于恐惧高压的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对于职业投资者,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全投资或投机赚取市场银两,那是最好不过的。因此摆脱上面开头所列举的“五大怕”是关键。如何一一摆脱以上恐惧心理?这是有办法的,办法也永远比困难多!.
首先来分析上面五条导致恐惧心理产生原因之一的“怕不买错过机会”这条。对于掌握一套或者多套成熟选股方法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就根本不会害怕错过一个两个股赚钱机会。因为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成熟选股方法后,个股赚钱机会对于他而言机会常有。而那些害怕不买就怕错过机会者,一般大都是没有一套自己成熟的选股方法。对于他们而言,看中了一个机会是很不容易的。如错失这次机会,就不知道什么时间才有了因此而感到害怕。
普通个人干事业,当其面前出现一个可以一下就可能赚100万元的机会,但同时风险也很高。这就要认真思考干不干这个问题了?干怕高风险承担不起;不干这样的机会不知何年何月才再次出现。此时干与不干都害怕,害怕的是风险,更害怕的是机会一失不再有。这与股民在选股和买不买的道理是同样的。没有自己的稳定选股方法,就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掌握一套或多套成熟选股方法的投资者,就象一个有各种途径接工程的包工头。每年他都有自己的方法渠道接到N单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试问这包工头会害怕错过一单几百万的工程而没有了发财的机会吗?掌握和没掌握一套成熟的选股方法差别就非常大,产生怕不买就错过机会
这种害怕心理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没有一套成熟的选股系统。但凡你属该类别,那么迫切要做的就是总结建立自己的选股系统。克服害怕的心理不是自己对自己说不用害怕就有效的。上山打猎身上有*,野猪来了杀野猪;狗熊来了杀野猪。有效武器工具是你不害怕或者害怕中能冷静镇定的法宝。没有这样有效的法宝,你靠自己安慰是无效的。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成熟选股方法系统,个股赚钱机会对于他而言机会常有,不再害怕不买怕错过机会无发达之日。
买的股票跌了首先反映在股票账户上是市值减少了。一旦卖出那么账面亏损就变为真正亏损。每一个投资者从心底里从原始本能上不希望自己的资本缩水。一开始每个人都害怕所买的股票下跌。在交易中有的人在实践总结经验,通过制定各种条件和交易策略去克服控制买了就怕跌的心理。实践证明通过制定交易条件和策略克服怕跌的心理是非常有效的。
克服怕买了就跌的心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仓位配置,二止损策略。
所有资金全仓买入一个股票,一旦该股下跌所带来的损失将特别明显:第一、全部资本买入一个股票,该股跌10%,本金就减少10%。第二、全部资本平均买入两个股票,一个跌10%,另一个无升跌本金减少5%。第三、全部资本平均买入三个股票,一个跌10%,另两个无升跌本金减少3.3%。
以上数据在某方面说明,所买的一个股票出现同样的跌幅,因为仓位的不同,给总资金带来的损失比例就不同。分仓买入不会降低总本金的风险度,但分仓可以降低一个股下跌给总资带来的损失风险度。如果你老是出现买入一个股票怕它跌,给你带来重大的损失心理。就可以选择分仓操作,制定一个分仓操作计划,限制一个股票买入的最高额定上限。制定这种操作策略对买入一个股票就怕它跌的害怕心理,能起有效抑制作用。
止损策略也是克服恐惧心理的非常重要策略。99%的恐惧源自于对未来未知后果的担忧。买入一个股票怕它跌,跌是恐惧心理产生的综合因素。不知道将以什么形式跌,跌多少,会给自己带来多的损失?这才是恐惧心理深度存在产生的真正原因。以什么形式跌,跌多少这两点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部分规律。但最终只能进行有限的预测,不可能准确预测。
一旦出现真正的下跌,将会给自己带来多的损失?这一点作为操盘者则拥有事前防范和事前控制的主动权。出现真正下跌时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损失是可以事前控制的。最简单的做法是在买入后制定严格的止损计划。止损位一旦确定,则意味着本次可能发生的风险最大资本损失金额已经确定。假如以成本价往下—5%的价位作为止损位,严格绝对执行。本次的操作资本风险最大损失就是—5%或小于5%。止损位策略的制定明确了每次操作资本风险最大损失额。
也就是说,操作中每一次的操作如不成功,最大损失多少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那么对于股价可能出现的下跌还有什么可怕的?已知,做好心理准备,这是在做控制自身恐惧心理的工作。能控制在什么程度则看个人自己,要控制的很好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磨练。人类恐惧心理恐惧和行为动作,如只是采用物理手段只能有限抑制和控制,不可能完全的杜绝。以上内容分析了导致恐惧心理产生的真正原因和应对策略。
我所分享的K线形态,是有着清晰的定义的,和很多人通常所说的,所见的,或许有不同。个人视角,仅供参考。而技术是一门分类的的学问。贵在实用。和老郑我上文《「K线结构篇」看懂结构变化,必然知晓进退之法》回顾以及补充。
K线结构:是由当下多空运动比例关系的特征定义的,描述市场当下的运动节奏。
按照特征,K线结构可分成:上涨结构、下跌结构、整理结构。
本文,是接着前面K线结构继续深入往下讲解和分享的。如果是新朋友,建议先把前面关于K线结构的内容,回顾查阅一遍。这样对你的学习会更有帮助。这样才连贯起来。
K线形态是用来描述整理结构,通过K线形态的学习可以加强整理运动和单边运动在切换时的认定。
如上图,上方左右分别为底部形态,顶部形态。底部形态的确立是建立在突破颈线位,并确认有效。底部形态的确立是跌破颈线位,并确认有效。
理解:整理的时间可长可短,整理的空间可大可小,但是整理最终是要选择方向的。其中整理的时间越久,蓄势越满,一旦选择方向,也越猛烈,越容易持久。
注意是的不管是顶部形态,还是底部形态,最终都需要以颈线位为分界。突破并确认有效,破位并确认有效才更加可靠。
注意的是,中继形态,更客观的讲是未确认顶底形态,最终并沿着原先的方向运行。如市场选择的是方向的折返,一定是以向上突破颈线位并确认。或者向下跌破颈线位并确认。市场永远是对的。
底部交易低迷,人气涣散,底通常需要更长时间完成,下跌过程中的量价背离(价格逐次新低,量能逐次放大)出现才可能形成底部。
顶部通常伴随市场情绪的疯狂,顶部成交量巨大,顶形成的时间短,形态较底部来说要简单很多。也快速的多。
简单讲就是,底部往往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过程。伴随较长的时间。而顶部多急跌,多快跌。正所谓慢涨急跌是也。
个人签名
通过书籍和网络上良莠不齐的零碎经验,很难真正掌握股票本质,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识,会导致大多数普通散户亏损累累,从而对市场失去信心。资本市场,重要的是不仅要投入资金,还有投入“本领”。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金融市场从来不缺少获利的机会,缺少的是获利的专业本领。吴老师股票合作 q q : 3 5 3 2 0 1 5 2 2 5 gphztz.com
IP 属地:南京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