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符合预期。1 季度营业收入39.83 亿元,同比增长26.8%;归母净利润3.31 亿元,同比增长3.9%;扣非归母净利2.91 亿元,同比下降5.5%。
1 季度毛利率短期承压,现金流大幅改善。1 季度毛利率21.1%,同比下降2.9 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预计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等影响。1 季度期间费用率14.1%,同比提升1.3 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10.1%,同比提升1.3 个百分点。
1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3 亿元,同比增长322.4%,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回款增加。
智能座舱业务订单饱满,持续开拓新客户。座舱域控制器业务迅速发展,第三代高性能智能座舱产品已获得比亚迪、理想、埃安、吉利、奇瑞、广汽乘用车、长安福特、合众汽车等客户项目定点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基于高通第四代骁龙平台打造,获得新项目定点;其他智能座舱产品维持快速成长,液晶仪表获得比亚迪、吉利、广汽乘用车、STELLANTIS 等新项目订单,显示屏项目新获大众、铃木、东风日产、SEAT 等客户定点,首发23.6 英寸Mini LED 曲面双联屏;信息娱乐系统获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平台化订单及上汽大众、长城汽车等客户新项目定点,预计充足的在手订单将支撑智能座舱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智能驾驶业务新产品线持续孵化。公司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量产规模位于国内前列,轻量级智驾域控制器IPU02 实现量产并将推出更多方案,力争打入中低至中高价位区间主流汽车市场;IPU03 在小鹏P5、P7 实现大规模供货;高算力平台IPU04 已于理想等客户实现量产,并获得超过10 家主流车企项目定点,有望为智能驾驶业务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传感器和T-BOX 领域持续领先,高清摄像头、ADAS 摄像头、毫米波角雷达、BSD 雷达等均已量产,4D 及国产化雷达方案完成产业技术布局;5G+V2X T-BOX+智能天线方案在上汽通用、红旗等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获得国内头部车企多款车型出海业务;设立智慧交通技术公司,发布路测通信单元RSU、交通事件检测雷达、边缘计算单元MEC 等多款车路协同产品,未来将有望实现车-路-云全面布局,持续强化智驾领域竞争优势。
预测2023-2025 年EPS 为2.82、3.74、4.81 元,按23 年PE 估值,可比公司为汽车电子及零部件相关公司, 2023 年PE 平均估值56 倍,目标价157.9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车载娱乐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和驾驶信息系统配套量低于预期、车联网、液晶显示屏及ADAS 业务收入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