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中国对外贸易的观察框架或在发生变化。本篇报告我们对一季度细项出口数据做进一步拆分,继续探讨中国贸易结构的潜在变化。
中国贸易或在面临“新旧”动能的切换,出口的拉动核心可能由发达经济体转向新兴经济体。东盟、俄罗斯、印度和其他亚非拉经济体或正构成中国出口的“新”动能,其出口份额和拉动效果均在提升。且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已成为东盟中对中国出口的最强拉动。
“旧”动能的退坡可能源自于需求下滑和份额转移的双重叠加,而“新”动能的支撑来源存在一定差异。俄罗斯主要体现于份额转移;新加坡和中亚在份额转移和需求提升上有同步性;东盟(剔除新加坡)和中东则主要体现于进口需求提升。
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或同样面临切换,增长动能或由纺服、电子、地产等“旧三样”转移至汽车、新能源和钢铁基建等“新三样”。结构上看,“新”动能倾向进口“新三样”,“旧”动能对“老三样”的进口需求更强。增速上看,“新”动能基本在全品类上具备强增速。而从拉动和韧性上看,新兴经济体有效抵消了“旧动能”需求下滑的消极影响。
“新旧”动能切换下的出口韧性或带来经济亮点。根据我们测算,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或仍是中国今年出口的主要拖累,但中国对东盟、俄罗斯、中东和非洲等经济体的出口可能保持一定增长,预计2023 年出口可能实现2.5%的正增长。中国贸易拉动核心的切换,或对中国后续出口形成了重要支撑,为全年经济修复带来结构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