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今年前4月业绩出现分化,过半机构看好“*估”行情受4月A股行情持续震荡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股票私募机构的投资收益收窄。第三方机构朝阳永续5月12日最新公布的国内证券私募行业业绩监测月报显示,截至4月30日,国内股票私募机构2023年前4个月平均盈利3.51%。朝阳永续监测到的3807家股票私募机构中,共计有2445家机构在2023年前4个月取得正收益,占比为64.22%,较今年前3个月时的占比(74.03%)也有所下降。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轮动较快,市场结构性机会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AI)、“*估”等投资主题方向,在这一市场环境下,中小型股票私募在今年前4个月的阶段性业绩表现上体现出了一定优势。
对于“*估”行情的持续性,私募排排网5月12日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占比达54%的私募机构认为,本轮“*估”行情还能持续,在国企改革、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高股息率、估值修复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估”可能会成为贯穿今年全年的主线之一;此外,有41%的私募表示,在经过冲高回落之后,“*估”行情的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有5%的私募认为,“*估”行情已经进入尾声。
(中国证券报,2023-05-15)
5.6万亿私募基金大变局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4月28日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即中基协字〔2023〕171号文,近期引发行业热议。在中基协的171号文中,监管部门拟对私募基金的募集及存续门槛、组合投资、总杠杆水平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文件也将不日*。
就职于深圳某百亿私募机构的李明表示,征求意见中的政策对大私募、小私募影响都比较大,“大私募发行的产品多,可能无法达到每只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净值不低于1000万元的要求,原则上不会去清盘,而是想办法补到1000万元。”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表示,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在政策的推动下,试图进行监管套利的机构无利可图,“私募基金要更多思考阳光下的生存法则,但是对于具体规则来说,需要更合理更稳妥,兼顾多方面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5-09)
一季度券商私募资管规模缩水,私募子公司表现坚挺中国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2023年一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券商私募资产管理规模随之揭晓。整体来看,一季度券商私募前20强资管月均规模合计约4.47万亿元,较2022年四季度缩水约8333亿元,环比下降15.72%。除去首次上榜的国联证券,有可比数据的19家券商中18家规模环比下滑。
尽管一季度券商私募资管规模普遍下滑,但券商私募子的私募基金月均规模却实现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券商私募子前20强私募基金月均规模合计达4813.66亿元,较2022年四季度的4778.51亿元环比上升0.7%。从增幅看,前20强中超半数券商私募子私募基金月均规模实现环比增长。其中,兴业证券旗下兴证资本以19.65%的增幅居首,金石投资、中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环比增长均超10%。
(上海证券报,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