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投资占据主导,制造业投资总体偏弱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偏重于基建和采矿,制造业稍弱。2021 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2.68 万亿;传统三大项来看,基建是陕西固投中占比最高的板块,制造业则显著低于全国水平,具体,基建8222.37 亿元,占比30.7%,地产6117.55 亿元,占比22.8%,制造业4582.40 亿元,占比17.1%。此外,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省内采矿投资占比2.8%,高于全国水平。
十年来陕西由交通大省迈向交通强省,“米”字形高铁网逐步成型的过程中,十三五末基建投资有所回落,2022 年增速由负转正,近四年首次超过全国水平。陕西省基建在经历了2013-2018 年的高速发展后,由交通大省逐渐迈向交通强省,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逐步落地完工,十三五末省内基建增速有所回落,2019 年开始增速持续低于全国水平;2022 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试行,基建投资规模再度扩大,全年实现基建投资增速12.7%,高于全国水平1.18pct。
十四五基建持续推进,投资规模稳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均增长6%,2023 年预计达8%。十四五期间基建领域各板块持续推进,对交建、能源、水利等板块均提出发展要求,政策来看,交建仍为重中之重,对公路、铁路里程等均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具体来看,到2025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将达6500 公里,高速公路将达7000 公里,公路总里程将突破19 万公里,民用机场数将达8 个,充分体现地方政府发展决心;2023 年来看,全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 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 亿元,力争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亚欧贸易重要节点,基建有望进一步强化
西安是亚欧大陆经济带的“心脏”,中欧班列五大集结城市之一,有望在亚欧贸易的催化下进一步强化自身基建水平,充分发挥亚欧贸易通道枢纽作用。2022 年西安中欧班列开行量达4639列,运送货物411.7 万吨,开行量、货运量和重箱率三项核心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2022 年6 月,中国同中亚五国提出《关于深化“中国+中亚五国”互联互通合作的倡议》,倡议进一步强调中欧班列的重要性;此外,中国-中亚峰会将于今年5 月18 日至19 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将主持峰会。峰会举行或进一步推动陕西“一带一路”相关建设。
陕西发展规划来看,交通建设始终是其“一带一路”发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无论是《“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还是近两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均将交通建设放在首位,并提出具体要求,包括1)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2)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质效;3)加快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4)完善优化路网布局等。
关注受益陕西区域景气的综合性基建龙头
短期看,随着2023 年疫情后的经济回暖,陕西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延续8%左右高增,基建投资短期高增可期;中期看,在十四五投资规划指引下,区域中期景气有望延续。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催化下,区域基建有望继续加码,叠加近期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的契机,我们认为陕西区域值得重视,关注区域建工龙头。
风险提示
1、“一带一路”推进不及预期风险;2、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