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市场应重点分析两个核心、三大因素。两个核心是:估值与业绩;三大因素是:加息、人民币升值、解决股权分置重点上市公司05年平均盈利增长预期为8~10%,合理的P/E水平为14倍~17倍;询价制度实施后,优质公司平均P/E水平为17~20倍左右,基本面平平或较差、特别是流动性较差的公司,其P/E水平有望降至10~14倍左右;而垃圾公司股价将向面值及以下回归股权分置问题的探索性解决必然首先围绕国有股的流通问题而展开。国有股由非流通转为流通,国有股东应为此支付流通权价值,而流通股东将成为利益受损者,能否部分或完全弥补其损失,取决于制度设计以及公司估值是否合理。模型分析表明,国有股问题的解决,对好公司而言,有助于增加股东价值,而差公司的流通股东将不可避免地遭受较大损失综合考虑上述各因素,预计2005年上证综指的波动区间为1150~1600点我们认为,应遵循股东价值至上的估值理念,即:公司通过外部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与内部融资(留存利润的再投资)获得规模扩张的资金,只有投资在回报率高于加权资本成本的项目上,才能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在无资本扩张的情况下,公司应通过提高内部经营效率来增加股东价值,如控制成本、减少费用等;如果公司既不进行资本扩张,内部经营效率也难以再提高,那么,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也是为股东增加价值的途径之一从行业选择层面,应该采取如下策略:1、发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2、在规避短期估值偏高风险的同时,仍建议持续关注港口、机场等垄断性基础行业;3、建议关注利润稳定的公用设施行业,但应回避受损较大的电力公司;4、在规避短期估值偏高风险的同时,建议持续关注煤炭、石油等资源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