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GPU 算力业务,3 年营收/净利CAGR 达30%左右蓝耘科技专注于为企业级规模的GPU 加速工作负载提供算力云服务,服务于高校科研、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设计、智慧城市等领域,主要业务包括IT 系统集成业务和GPU 算力云服务业务两大模块,2022 年GPU 算力云最大两家客户为国内头部搜索引擎公司和GPU 研发公司。2023 年内公司规划购买3 亿元GPU 服务器,同时通过定增、融资租赁等方式加速产业布局。受益算力建设需求,公司业务快速增长,2019-2022 年营收/净利CAGR 达30%左右,毛利率2023H1 已经上升至28%,净利率达到16%;GPU 算力云服务业务自2021年以来高速增长,2023H1 实现收入5215.56 万元,维持117%同比高增,收入占比达到40%左右,已成为一大核心业务,且毛利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公司传统的系统集成业务。公司研发费用自2018 年的288 万元上升至2022 年的1700万元以上,已拥有软件著作权94 项,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算力服务布局LLM、科研等需求,产业合作加速算力资源建设蓝耘GPU 智算云服务包括GPU 虚拟云主机、HPC 平台、裸金属GPU 服务器三方面,基于Kubernetes 原生云设计,搭载高可配置高可用的英伟达高端GPU 系列,可满足AI 训练开发、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分析等计算密集型任务场景中对GPU 算力灵活性及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拓AI 大模型需求以及冷冻电镜为代表的科研领域业务。具体技术方案上,蓝耘科技积累了多年经验,通过硬件层、平台架构层、软件及数据层三大方面实现AI 算力服务的优化升级。当前已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中联数据集团共同打造乌兰察布智算中心,面向AI 需求。
AI 时代变革驱动算力云需求高确定性,服务器带动IT 系统集成需求同步增长据中国信息通信院测算,算力每投入 1 元将带动 3-4 元的经济产出,尤其GPU驱动的人工智能算力发展空间广阔,IDC 预测全球AI 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 亿美元增长到2026 年的346.6 亿美元。智能算力主要面向AI 在训练模型、推断推理、模型优化的需求,蓝耘算力云对此均有覆盖;预计推理需求占比将在2026 年提升至6 成,人工智能模型将逐步广泛投产。2022 年国内智能算力达41 EFLOPS,在总算力占比超20%,按照六部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规划2025 年智算将达105 EFLOPS,预计实现36.8% CAGR。智算需求增长带动AI 云计算服务,百度、腾讯、阿里等服务商通过aaS(as a Service)服务提供AI 平台和AI 服务,2022 年国内AI 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80.6%至79.7亿元逆势高增,其中计算机视觉占据约一半市场份额,同时私有云也正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蓝耘科技IT 系统集成业务在数字化产业链中处于基础层方案解决角色,IDC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AI 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39.1%,其中中国市场增长至59.22 亿美元,蓝耘也更多将系统集成业务向GPU 服务器切入,与自身算力业务打造资源和技术协同。目前可比公司PS TTM 中值4.51x,蓝耘科技PSTTM 2.29X,估值相对较低,同时毛利率高于行业。
风险提示:算力需求波动、产业政策变化、GPU渠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