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行业整体:量增价跌,Q2 盈利下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 年前5 月化学原料与制品行业实现营收3.7 万亿元,累计同比上升2.1%,年初至今增速持续回落;实现利润总额1516 亿元,累计同比下滑4.7%,降幅扩大;利润率4.1%,较24 年同期下降0.34 个百分点,降至历史低位;存货1.02 万亿,同比增长5%,其中产成品存货0.46 万亿,同比增长6.1%。地产下行内需弱复苏,关税冲击外需,化工品量增价跌。截至25 年7 月7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4038 点,较年初跌6.8%,同比跌14.7%。2025年5 月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及塑料PPI 当月同比分别-5.3%、-7.5%、-1.8%。
行业景气持续下行,投资增速放缓。2025 年5 月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0.4%和16.4%。
化工产品: 整体承压,结构分化
产能过剩整体承压下不同子行业分化明显。价格表现好的子行业主要集中在产能增长压力较小的子行业如民爆、制冷剂,刚需和供给集中的子行业如磷肥钾肥、食品饲料添加剂、部分小品种农药,内需为主或进口替代的子行业如改性塑料、合成树脂、复合肥等。
Q2 主要化工品价格价差环比变动有所分化。根据百川盈孚及Wind 数据,截至2025年7 月4 日,主要化工产品2025Q2 平均价格环比上涨、持平和下跌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26%、3%和71%,其中,环比涨幅位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烯草酮、三氯乙烯、硫磺、促进剂D、R142b,分别涨幅为59.0%/30.2%/28.7%/25.1%/20.6%。此外,截至2025 年7 月4 日,主要化工产品2025Q2 平均价差环比上涨、持平和下跌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52%、0%和48%,其中,环比涨幅位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己二酸、双酚A 、DMF 、R32 、环氧乙烷, 分别涨幅为64.6%/45.0%/34.3%/21.1%/16.3%。
行业观点:看好供需改善的子行业和进口替代的新材料
外需下行,内需弱稳的背景下,预计化工机会更多来自供给端:1、供给受限类如资源品:磷肥钾肥;2、牌照类:制冷剂、民爆、危化品;3、产能出清集中度高的子行业:粘胶短纤、维生素;4、新材料尤其是进口替代的新材料,需求增长确定性强,看好高速树脂、氟化液、成核剂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安全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