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近况
2025 年7 月14 日,甘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1。容量电价计费方式为:容量电费=申报容量×容量电价×容量供需系数;电网侧新型储能的有效容量根据满功率放电时长/6×额定功率并扣除厂用电后后确定,此次政策是继山东、内蒙等省份后又一个推出电网侧储能容量电价的省份,两年内容量电价按照330 元/KW·年执行。我们认为本次针对电网侧储能的容量电价政策出台超市场预期,看好独立储能充分受益。
评论
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增长快,消纳率下降,调节性资源需求强。甘肃出台容量电价政策本质是新能源高速发展与电网调节能力不匹配下的重要选择。
截至2025 年5 月底,甘肃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70.6GW,同比+25.25%,占总装机比例达到65.81%,2025 年1-5 月,新能源发电量达到396 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发电量的40%2。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也带来消纳压力,2025 年5 月风光消纳率分别达到88.9%/89.0%3,同比-8.6%/-4.3%。我们认为,伴随着今年上半年“抢装”,甘肃新能源消纳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对于储能等调节性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容量电价的推出正是为了通过市场化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储能建设,弥补调节资源缺口。
甘肃探索带来有效示范性,利好产业链整体发展。此前甘肃省独立储能项目收益来源以现货市场价差和辅助服务市场为主,容量电价政策落地后,我们认为储能项目获得合理回报的确定性更高,项目经济性将迎来关键转折。同时,我们认为甘肃容量电价政策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样板参考,未来有望在更多新能源消纳有压力的省份推广。未来随着1)现货市场加速推进;2)多个省份参考出台容量电价;3)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等政策逐步完善。我们认为从需求侧看,随着电力市场体系及价格机制不断完善,储能价值可得到充分发挥,我们看好短中长期需求向上;从供给侧看,低价内卷转向高质量运营,系统集成商核心竞争要素转变为产品/运营/获客能力缺一不可,我们认为利好产业链利润提升及优质集成商市占提升。
估值与建议
我们看好大型储能板块投资机会,推荐国内与海外大储需求共振弹性标的:海博思创、科华数据;全球大储龙头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其他产业链公司包括:同飞股份、科陆电子、智光电气、同力日升等(均未覆盖)。
风险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