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原本接近被 OpenAI 以 30 亿美元收购的 AI 编程初创公司 Windsurf,最终选择加入 Google DeepMind 团队,重心转向代理式编码(Agentic Coding)。Google 并未控股或收购 Windsurf,而是通过非独家技术许可+人才吸纳的方式实现软并购。Windsurf 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 Douglas Chen 等核心技术骨干正式入驻 DeepMind,并将围绕 Gemini构建新一代编程 AI 工具。
点评:
AI 编程明星公司 Windsurf 原为 OpenAI 的潜在收购标的,曾接近以 30 亿美元交易价格达成并购。OpenAI 希望借此强化其在开发者生态中的技术控制力,尤其是在高性能智能体(agent-based coding)方向。然而,交易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数。由于 OpenAI 与核心投资者微软的合作条款规定,微软拥有对其收购后 IP 的访问权,这引发 Windsurf 高管层对其核心技术授权风险的担忧。最终双方未能续签 exclusivity 独家谈判协议,收购计划搁浅。
Google DeepMind 抓住机会,迅速出手,以非股权的方式完成软并购。DeepMind 宣布接收 Windsurf 的核心团队,包括 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 Douglas Chen 以及数位核心工程师,加入其旗下团队主攻“智能体编码”(AgenticCoding)方向。同时,Google 取得 Windsurf 部分技术的非独家使用许可,交易估值据悉约为 24 亿美元。
Windsurf 的核心产品是 Agent IDE,一个面向 AI 智能体协同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
多智能体协作机制:可实现 AI 编程助手之间的任务分配、上下文共享和状态持久化,是 agentic coding 典型的底座工具。
自研模型 SWE-1:虽然在一些基准测试中略逊于 Claude 3.7,但以更低成本实现媲美性能,同时支持细粒度企业集成与自定义。
深度嵌入工作流:其架构支持调试、测试、依赖分析、版本追踪等工程环节,远胜 Copilot 式提示类工具。
多模型兼容策略:支持接入 Claude、Gemini、OpenAI 等主流模型,具备模型切换与混合调用的能力,为平台对冲风险奠定基础。
平台绑定风险加剧,独立AI 工具商生存空间被压缩。Windsurf 遭遇 Claude 突然断供,在五天内失去主力模型调用能力,被迫紧急切换至 Gemini 并限制用户访问,凸显出对单一模型的依赖风险。尽管支持多模型兼容,但 OpenAI 与微软之间的 IP 可访问条款令其对平台合作丧失信心,成为拒绝收购的导火索。另外,Claude 的断供被外界视为对OpenAI 并购意图的非公开打压,显示 AI 平台之间的竞争已从模型性能转向资源控制与生态压制。在 OpenAI 和Anthropic 的双重冷处理下,Windsurf 的平台中立地位被打破,其自主性与议价能力迅速滑落,只能依赖 Google 生态生存。
Windsurf 的经历反映出独立 AI 工具面临的核心抉择:是保持中立、服务更广泛的客户,还是绑定平台以获取更多资源支持。尽管中立性受损,但我们认为,大厂整合有助于统一标准、加速AI 生态演进。
风险提示:1)AI 需求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环境干扰供应链;3)AI 数据中心建造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