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6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回升至4199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008 亿元,较5 月环比增加近2 万亿元,强于市场预期,凸显出在财政前置发力、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背景下,融资供给端出现阶段性修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6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2400 亿元,高于预期,同比多增1100 亿元。结构上看,企业贷款仍为主力,居民贷款亦有所提振,或反映信贷资金正逐步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传导,经济内生动力正逐步企稳修复。
从结构分项看,6 月社融回升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政府融资持续发力构成核心拉动。在财政支出前置及项目落地节奏加快的双重推动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发行。6 月政府债券同比多增,对社融扩张形成直接支撑。二是实体企业信贷需求呈现结构性回暖。
三是居民部门信贷呈现边际改善迹象。受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优化、部分核心城市限购措施松绑及消费场景修复等多重积极因素叠加影响,居民部门信贷边际提升。
6 月M2 同比增速录得8.3%,比上月回升0.4pct,表明在财政发力、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的背景下,金融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6 月,M1 同比增速上升2.3pct 至4.6%,为年内最大单月增幅,一是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二是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大,财政存款加速向居民和企业转移。
总体来看,6 月社融数据稳中向好,显示宽信用政策逐步落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有利于巩固当前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然而,目前融资需求的回升仍主要依赖政府端发力与政策驱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向好的持续性仍需观察,短期内关注7 月底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