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业务整合轻装上阵,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业务,2024 年实现扭亏:
公司前身北京合康亿盛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 年,主攻高压变频器。2020 年美的集团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收购公司,公司成为美的集团旗下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2021 年公司对11 家子公司进行剥离或注销,聚焦新能源与变频器业务发展。公司新能源业务涵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户用储能及光伏并网逆变器两大领域,2024 年实现收入39.15 亿元,同比增长512.04%,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1.98%。变频器业务方面,公司在以高压变频器为主的工业传动领域深耕多年,稳居国内高压变频器品牌第一梯队,整体稳健。随着光伏EPC 规模的迅速扩大,公司近年收入高增,2024 年,受益于光伏EPC 业务的持续高增、高压变频器业务盈利能力回暖、以及费用的有效管控,公司利润扭亏为盈。
背靠美的集团,新能源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户储与光伏逆变器业务上,近年来,在鼓励政策与经济性驱动下,海外户储需求提升,2024 年全球户储累计装机量为51GWh,同比增长48%,新增装机超过16GWh。公司重产品研发,打造了第一代自研户储单相一体机、第一代自研三相堆叠一体机系列产品,并正式面向市场量产。公司瞄准海外市场,产品获国际最高安全等级认证。同时,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在品牌、渠道、供应链、制造等方面有望为公司带来强有力的赋能,助力公司持续夯实产业基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价值链运营效率,快速把握全球客户商机。在品牌方面,公司获得美的集团的品牌授权,凭借品牌的知名度与信誉,有利于迅速赢得客户信任,减少市场推广初期的信任成本。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与美的集团楼宇科技事业部就热泵海外销售渠道展开协同合作,户用储能产品可与美的集团热泵产品配套销售,同时利用其技术支持优势,助力公司的户储产品快速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光伏EPC 业务上,美的集团自身具备较多的分布式光伏安装需求;同时公司可协同美的集团的上下游供应链客户体系资源,开发工商业光伏EPC 客户。虚拟电厂方面,公司针对“531”新政后光伏EPC 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需求,发布虚拟电厂聚合平台,已在华东、华南等五大区域完成售电资质申请,并在部分省份取得突破,虚拟电厂商业化运营蓄势待发。
紧抓新能源全面入市机遇,布局虚拟电厂蓄势待发:
“136 号文”后,新能源项目的收益模式从过去的固定电价转向市场化定价,倒逼企业从“规模化扩展”转向“精细化运营”,企业需要参与电力交易、调度、储能协同等复杂运营,对管理水平和信息化能 力提出更高要求。虚拟电厂能够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和可控负荷的聚合、优化及控制的主体或系统,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迎来发展机遇。公司依托综合多资源的企业实体和产品矩阵,推出虚拟电厂聚合平台,从全链条控制管理各个单元,使光储电站和虚拟电站更加敏捷、多元化、规模化和柔性化。平台附属搭载“电力交易AI 辅助系统”,基于先进算法的预测模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中价格预算精度达到 92%,负荷预测精度达到97%。公司已在华东、华南等五大区域完成售电资质申请,并在部分省份取得突破,为虚拟电厂平台的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的收入分别为65 亿元、83.75 亿元、97.6亿元,增速为36.09%、28.84%、16.55%;归母净利润为1.46/2.16/3.31亿,增速为1316.6%、48.4%、53%。考虑到公司业务转型后由于光伏EPC 业务增长并带动户储、逆变器等设备增长,营收增幅较快,后续预计增速有所回落,给予公司2026 年0.18 倍PEG,12 个月目标价7.6 元,首次给予合康新能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及关税壁垒风险、光伏EPC 业务模式带来的应收账款风险、原料价格上涨风险、预测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