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3年5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4月外贸数据:以美元计,我国4月出口2954.2亿美元,进口2052.1 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902.1 亿美元。
事件评论
出口强劲增长,持续性仍存忧。在去年同期基数偏低的背景下,4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5%,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6.4%,为连续两个月正增。从贸易类型上看,一段贸易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方式,较去年同期强劲增长9.8%,而加工贸易出口金额同比减少8.2%,指向我国出口企业产业链竞争优势仍强。从出口产品来看,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拉动本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较去年同期增长8.6%,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持续为负。总的来说,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强劲,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边际上看,无论是出口绝对金额,还是同比增幅均较上月有所回落,似乎预示着出口超预期更多源于基数而非基本面好转,不禁让人对出口的持续性产生担忧,那么,我国出口韧性何在?未来持续性如何?
东盟支撑减弱,“一带一路”沿线亮眼。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表现亮眼,对俄罗斯、非洲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加153%、50%,分别拉动我国出口增长2.1、2.1个百分点,而东盟为代表的亚洲周边经济体贸易有所降温,我国对印度、东盟、韩国出口圳速分别回落至6.1%、4.5%、0.9%,亚洲周边贸易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略有减弱,此外,我国对欧、日出口金额同比涨幅回升至 3.9%、11.5%,对美出口(-6.5%)持续负增,反映了美国需求大幅放缓的影响。汽车仍占主导,纺服增长较快,出口代表性商品来看,汽车(2pct)、服装(0.6pct)、钢材(0.6pct)、箱包(0.4pct)、船舶(0.4pct)是拉动出口增速上行的主要原因,其中汽车、箱包、船舶出口均量价齐升,且数量扩张是主要贡献,意味着我国汽车等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仍大。但我国手机、电脑、电视等下游消费品出口金额仍在持续回落,数量因素贡献也持续为负,印证海外消费需求转弱。
内需增长乏力,顺差超季节性上升。我国内需修复仍然编缓,4月我国进口同比降幅扩大至7.9%,除进口农产品(+5.7%)增加外,我国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金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 12.7%、16.3%.由于出口持续增长、内需修复偏缓,4月我国贸易顺差录得902.1亿美元,大幅高于历年同期值,指向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仍有较大助益。出口回落趋势难改,但幅度或可控。总的来说,在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以及汽车等我国优势产品出口的支撑下,4月出口表现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但也正如我们在前期点评中多次强调的“出口反弹趋势或难延续,但也不必过度表观”,我们预计,在“西方”经济走向衰退的背景下未来‘东方”对我国出口的支撑或将随之减弱,因而回落的趋势难以改变,尤其是 5 月基数偏高或加大数据波动,出口下行的压力仍大,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RCEP、“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深化,我国出口韧性仍然值得期待。综合来看,预计二季度我国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但下行幅度或偏小。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
2、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