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城投提前偿还高峰已过,近几年提前偿还规模500亿附近。
近9 成偿付方案表决通过,兑付价格类型以中债估值净价和面值为主。
摘要:
城投提前偿还高峰为2017年和2018年,近几年提前偿还规模500亿附近。截至2023 年4 月末,城投债提前偿还累计金额为6079 亿,其中2017 年和2018 年分别为1633 亿和2270 亿,分别占比26.9%和37.3%。近几年提前偿还规模在500 亿附近,2020 年、2021 年和2022 年提前偿还规模分别为501 亿、664 亿和471 亿。辽宁、山东、湖南、江苏、贵州提前偿还规模居前。分省份来看,辽宁、山东、湖南、江苏、贵州提前偿还金额分别为852 亿、569 亿、475 亿、350亿和337 亿,占比分别为14.0%、9.4%、7.8%、5.8%和5.55%。
近9 成提前偿付方案表决通过,兑付价格类型以中债估值净价和面值为主。从提前偿还方案进程看,87%的方案获得通过,9%的方案未通过,2%的方案取消,另有2%的方案未表决。从兑付价格类型看,48%的兑付价格类型为中债估值净价,25%为面值,17%为面值+补偿,9%未公布,1%为上清所估值净价。
城投平台降成本是2023 年的主线。2023 年以来,重要文件多次提及城投平台降成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2 月15 日,《求是》刊文指出,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2018 年的27 号文以来,地方政府已进入10 年化债阶段。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或将加码。
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或有提前偿还动力。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区,直接融资成本远高于间接融资,平台公司通过银行*或者政策性支持,置换存量债券,一方面可以提升区域信心和城投债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实降低平台公司的综合融资成本。
风险提示:市场对经济修复的节奏预期提前;理财赎回节奏加速;信用债突发负面舆情,打压债市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