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海尔集团正在考虑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克(Maytag)公司,收购如若成功,海尔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厂商之一。同时也将成为继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之后,国内家电企业又一重大跨国并购。
美泰克公司主要生产真空吸尘器,是排名仅次于GE和惠尔普的美国三大家电集团之一,2004年销售收入超过47亿美元。由于此前美泰克已接受了一家控股公司21亿美元的收购请求,因此根据协议最终收购期限截止到本月17日,这意味着17日前海尔必须作出最终决定。
海尔集团称收购美泰克公司,主要是看中其遍布全美的销售网络以及产品结构上的互补性。此前海尔集团已经完成了对在港上市的"海尔中建"的注资并将其更名为"海尔电器",此次计划收购美泰克的举动进一步彰显了海尔的国际化决心和力度。
尽管此次收购计划声势浩大,但我们认为海尔集团成功收购美泰克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是运作时间较仓促,海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美泰克的评估,同时大规模涉足相对陌生的产业领域对海尔来说风险也太大,现阶段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认为海尔集团此次收购计划炒作成分居大。
对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来说,眼下较现实的问题是尽快重组集团内其余白电业务,将集团剩余的冰箱、空调业务重组进入上市公司以消除关联交易,同时也可为后续的国际化重组理顺股权关系。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重组涉及的公司主要包括:贵州海尔(冰箱)、武汉海尔(空调)、青岛海尔空调、合肥海尔空调四家集团下属的子公司。青岛海尔公司方面称重组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重组时机须根据证监会的安排以及市场形势而定。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方向是明确的,但国际化方式及途径目前还不明了,一种可能是海尔集团将继续整合旗下资源,最终将全部业务注入在港上市的海尔电器实现整体上市,之后利用香港的融资平台实现国际化扩张;另一种可能是仿效TCL模式,寻找一家合适的欧美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从目前形势看我们认为海尔选择前一种模式的可能更大。
对A股上市公司青岛海尔来说,如果海尔集团选择赴港整体上市的话,所面临的可能的操作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海尔集团回购青岛海尔的流通股份,在A股市场退市后再赴港整体上市,上市手段可采用增发或定向配售,这一模式*通股将面临机会;另一种可能是海尔集团将持有的青岛海尔的股权注入海尔电器,最终形成海尔集团控股海尔电器,海尔电器控股青岛海尔的局面,这一模式下A股流通股份面临的机会有限。
最后,需强调的是海尔的国际化之路仍充满变数,未来对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也错综复杂,前景明朗前不适合大规模投资。投资评级为"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