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1000指数简介:中证1000指数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
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分布: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1000只,由于在指数编制时剔除了中证800指数成分股,因此中证1000指数不会出现市值较大的成份股,主要以小盘股为主,从市值分布来看,股票市值在区间小于100亿元的数量最多,达483只。
指数估值:截至2023年9月4日,中证1000指数的绝对估值38.68倍,处于十年历史45.33%分位,与其他指数对比来看,由于中证1000指数和行业配置上更偏向于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新兴成长行业,指数绝对估值相对较高,而像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等大盘指数更多偏向于金融、消费板块,这些板块估值相对较低。
投资价值分析:
从指数的历史业绩表现角度分析:从收益的角度看,以2004/12/31—2023/9/4为区间,中证1000指数的区间累计收益率519.88%,区间年化率10.57%,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及上证50指数等主要宽基指数。从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夏普比率来看,中证1000指数年化夏普比率达0.46,高于其他主要宽基指数。
从指数的成份股行业分布及特征分析:中证1000指数的成份股所属行业前十大主要集中在新兴成长行业,成份股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9月4日,按照申银万国一级行业划分,前十大行业占比为68.3%,各行业集中度不高,成分股更多是偏向于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成长和创新的风格特征,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中含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155只,占比15.5%,权重占比15.16%。
从指数盈利增速角度分析:根据wind盈利预测数据,中证1000指数一致预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在2023年、2024年、2025年分别为4703.51亿元、6200.69亿元、7587.7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39%、31.83%、22.37%。
跟踪标的情况: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基金在数量上和规模上均有较大增长。
风险提示:(1)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报告观点并不能保证对未来的适用性;(2)指数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环境、行业结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等方面变化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指数相关数据模型失效;(3)对文中的指数基金的描述不构成投资建议;(4)生物医药、电子等权重行业发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