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生产成功。7 月11 日,公司发布公告,东粤化学20 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于近期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标志着全球首创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成功通过工业化验证,实现全流程贯通,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构建资源循环体系提供了极具示范价值的方案。
突破传统废塑料处理难题,产品收率达92%。传统废塑料处理技术长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物理回收对原料纯度要求极高,难以处理成分复杂的混合废塑料;二是传统化学回收技术普遍存在能耗高、转化率低、产物附加值不足等短板。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根据公司官网显示,该技术首创“一步法”工艺,无需对各类低值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就能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产品收率达92%以上。
首创核心工艺,突围技术壁垒。CPDCC 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性:1)通过气固两相差压输送技术形成连续稳定进料,使工业化装置实现大型化和规模化。2)通过跨相裂解克服了传统塑料化学循环过程中液相大分子烃类裂解深度与高温碳化之间的矛盾。3)独创性地采用逆流床反应器设计,反应器温度梯度为不同分子量梯度的烃类裂解提供相匹配的反应活化能。4)跨相深度裂解和高温氯捕集克服了PVC 裂解产生的氯化氢腐蚀的难题。
破解全球塑料污染困局,后续复制、推广成长空间巨大。项目产出的塑料裂解气(PCG)、液化塑料裂解气(LPCG)和塑料裂解轻油(PCLO)等产品,将形成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根据南方新闻,当前全国每年产生约6000 万吨废塑料,据测算,若采用该技术工艺对其中5000 万吨加以回收处理,可替代1 亿吨原油,约占我国年均原油进口量的20%,极具经济与环保价值,为全国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废塑料项目25 年开工时间较短,27 年废塑料业务推广预期提高,我们下调公司25 年利润、上调公司27 年利润。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营收17.7/27.5/42.0 亿元,归母净利润1.7/5.0/8.8 亿元,对应PE 为278.4/95.7/54.4x。公司深耕危废循环技术,废塑料业务空间广阔,利润空间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投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