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26 日,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在张江人工智能岛举办“开启新序普勒未来”生态合作暨乔迁仪式。在战略合作签约环节,开普勒机器人与上汽通用汽车达成工业场景战略合作,聚焦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环节的应用与落地。
同时,联合福兰德股份、伟创电气、柯力传感三方,围绕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等关键场景开展合作,共建实用化模块化平台。在A 轮融资签约中,与兆丰机电、汉威科技、乔锋智能达成深度合作。
6 月23 日,乐聚机器人与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签约,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旨在加速产品创新与场景验证,为科研、工业、商业等客户定制解决方案并交付服务。
投资要点:
产业链企业多方合作消息频出,聚焦推进应用场景落地。当前,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已与多家产业链企业建立合作模式,以加快推进人形的商业化落地。
除开普勒外,如智元先后与软通动力、富临精工、东阳光、均普智能、均胜电子、玉禾田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优必选与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奥迪一汽、比亚迪、富士康、顺丰、天奇股份等企业建立合作。银河通用则与宁德时代、博世、天奇股份、奔驰、极氪、韩国现代等企业建立合作。我们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起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各方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在技术、专业领域等方面的优势,并实现优势互补与深度融合。将有力地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落地进程,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 正式下线,优必选迈出商业化落地第一步。
6 月18 日,首台由柳州智慧工厂生产的优必选工业机器人Walker S1 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道路上成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据悉,该批机器人总装下线后,将陆续前往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开展实训并参与造车,开启“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的创新实践。我们认为,相较于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而言,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在专利、技术、数据积累以及产业化落地经验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批工业人形机器人的总装下线,将对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商业化落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英伟达与富士康联手推动人形机器人生产场景应用,计划明年实现投产。据路透社消息,英伟达与富士康正洽谈部署人形机器人助力新工厂生产AI 服务器。
若成功,这将是英伟达首次在生产中引入人形机器人,双方的目标是2026 年第一季度前实现人形机器人投产,届时富士康休斯顿新工厂将生产英伟达GB300AI 服务器。此外,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Leo Guo 表示,计划11 月年度科技大会展示两款自研人形机器人,一款配备腿部,一款用轮式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底座。我们认为,英伟达正式下场在其芯片生产工厂布局人形机器人,再次表明其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其它大厂或将加快跟进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部署。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5 年虽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但从行业的宏观层 面上来看,人形机器人在灵巧手、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迭代上并未出现实质性的收敛,通用场景训练数据还需积累,市场所给予的产量预期是否能如期达成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若无法达产将会对人形机器人板块的整体表现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下调行业评级至“中性”。建议多关注已形成确定订单、其核心业务呈现出稳健且积极增长趋势或估值相对偏低的标的。建议关注:减速器(绿的谐波、丰立智能、中大力德),电机(步科股份、鸣志电器、昊志机电),传感器(汉威科技、柯力传感、均胜电子、瑞声科技),丝杠(五洲新春、北特科技、双林股份、捷昌驱动、震裕科技),本体(优必选、埃斯顿、杰克股份),设备(津上机床中国、博众精工、乔锋智能、秦川机床、鼎泰高科、沃尔德、伊之密),结构件及材料(领益智造、长盈精密、金发科技、恒辉安防、同益中、中钨高新)。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落地不及预期、场景化落地进程不及预期、零部件降本进程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