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终裁税率下调,关注出口修复及率先出海企业7 月11 日欧盟委员会披露针对中国出口赖氨酸的反倾销终裁税率,税率范围47.7%-58.2%,较初裁税率(58.3%-84.8%)有所下调。反倾销税率下调对短期企业出口修复预计略有助益,尤其税率下调幅度较大的梅花生物等企业。由于中国为全球赖氨酸主要生产国,海外企业供应有限且国内集中度高、卖方话语权较强,我们预计反倾销税或逐步传导至欧盟养殖企业。但考虑终裁税率水平整体仍较高,国内企业赖氨酸直接出口欧盟或仍有一定阻力,贸易格局重塑和国内企业加速出海布局或仍是中长期解法。短期关注受益于反倾税率显著下调的龙头企业,中长期而言,粮食安全背景下,氨基酸有望持续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亚非拉出口增长及竞争格局优化等因素,而贸易壁垒存在下企业加速出海有望缓解下游对供应链稳定性的担忧,率先出海布局的企业有望受益。推荐梅花生物、阜丰集团、星湖科技。
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终裁税率较初裁有所下调,短期出口或迎来改善据欧盟委员会,针对原产于中国的68%-80%赖氨酸硫酸盐等反倾销终裁税率范围为47.7%-58.2%,其中梅花/伊品/阜丰等列明企业/其他企业税率47.7%/58.2%/53.1%/58.2%(较初裁税率分别下调37.1/0.1/18.5/26.6pct),梅花生物终裁税率下调幅度较为显著。据海关总署,2025 年1-5 月国内赖氨酸(98.5%)出口量约44 万吨,累计同比-3%,其中出口至欧洲8.3 万吨,累计同比-39%,由于2025 年初以来反倾销初裁税率的执行和2024 年抢出口效应的存在,国内赖氨酸出口(尤其出口欧洲)阶段性承压,考虑终裁税率的下调及海外氨基酸需求旺季临近,我们预计短期国内赖氨酸出口或迎来修复,其中终裁税率最低且下调幅度显著的梅花生物有望率先受益。
欧盟赖氨酸需求缺口较大,短期关注税率传导和贸易格局重塑据海关总署,2024 年我国赖氨酸(98.5%)出口111 万吨,其中出口欧洲约35 万吨(占国内出口比例约32%)。另据钢联数据,综合考虑70%赖氨酸和98.5%赖氨酸的消耗,2023 年欧盟赖氨酸需求约50 万吨,而欧洲本土主要系METEX(反倾销调查申请发起者)拥有仅8 万吨左右产能,欧盟外部需求缺口超过40 万吨,而中国系全球主要赖氨酸供给国,除中国及欧盟外其他国家/地区产能合计不到50 万吨,因此我们预计未来欧盟或仍需直接或间接采购中国产品。考虑国内赖氨酸企业集中度较高(2025 年产能CR3约51%)、卖方话语权较强,预计反倾销税或逐步传导至欧盟养殖企业。
另一方面,欧盟养殖领域刚性需求仍存而反倾销税率征税环境下,赖氨酸贸易格局的潜在变化亦值得关注。
企业出海有望缓解下游供应链稳定忧虑,关注率先出海的头部企业中长期而言,贸易壁垒存在下企业出海有望缓解下游对产业链供应稳定性的担忧,目前国内部分氨基酸头部企业已率先布局。梅花生物7 月1 日公告,公司以最终对价约168 亿日元(以2025 年6 月30 日汇率折合人民币约8.33亿元)收购日本协和发酵旗下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母乳低聚糖(HMO)等资产已完成交割,公司将新增多种氨基酸新品类和新菌种,同时依托协和发酵海外基地实现产业出海战略落地;另据阜丰集团2024 年年报,公司海外亦存在扩产计划,拟在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建设生产基地,推动国际化战略。粮食安全背景下,考虑豆粕减量替代、亚非拉需求增长及行业格局优化等助力,我们预计氨基酸行业有望保持相对景气,推荐梅花生物、星湖科技、阜丰集团。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布局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