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主线行情形成,关注AI 产业链确定性方向从年初的DeepSeek、宇树机器人,到两会期间的深海科技,再到二季度的新消费和创新药,上半年多个主题相继演绎。而每个主题行情的涨幅高度与时长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缩减,背后或在于催化密集性和延续性降低、市场博弈情绪较重、缺乏主导资金等因素所致。宏观上,下半年或仍处于弱基本面、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上行的环境下,主题投资依然有表现土壤。从我们的五维定量打分模型来看,当前排名靠前的主题包括多模态模型、低空经济、大数据等;边际变化上,低空经济、5G、3D 打印、创新药主题影响力相较2024 年边际提升。综合而言,下半年可重点关注泛AI 领域、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主题。
AI 上游端,新一轮开支延续,关注业绩较确定性机会基于2024 年报及一季报数据,整体来看,AI 产业链收入增长平稳,中国资产净利润增速仍处上升通道,但AI 发展带动产业链的毛利率提升相对有限。交易视角下,中美AI 标的不再过热,当下投资时机较佳。结构来看,美股产业链营收高增速由中下游向上游转移,A 股标的下游营收增速边际提升较多。结合产销中观数据,AI 上游环节机会或仍在于英伟达及相关产业链中,中游环节中美差距不断缩小,国内大模型迭代有望带动AI APP 下载量及收入的提升,可关注国内AI 下游机会。
AI 下游端,继续关注AI agent、AI 眼镜的进展2025 年全球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密集发布AI Agent 产品,通过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引领行业变革;随着MCP、A2A 等通用技术标准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智能体生态系统的形成获得了关键支撑;国产大模型持续追赶,我国具备发展AI Agent的成熟技术,相关市场潜力预计逐步释放。与此同时,2025 年为AI 眼镜“规模增长元年”,国内外AI 眼镜产业链相关厂商动作不断,小米AI 眼镜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消费级智能眼镜市场进入规模化竞争阶段,全球AI 眼镜产业趋势已逐步形成。
并购重组:政策落地或推动并购加速,主线围绕双创展开政策来看,自去年9 月24 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迎来新一轮政策宽松期。今年5 月16 日并购管理办法修订稿正式出台,政策基调维持宽松,进一步鼓励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并购重组热度有望延续。“9·24”以来并购重组特征表现为:民营企业、双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境内收购占比提升,重组目的更多元。竞买方、目标方行业分布双重视角来看,信息技术产业的并购重组较活跃。
筛选思路:关注跨界并购、同业化债、IPO 撤回三条线索(1)跨界并购。在传统行业中,寻找业务增速放缓、现金流充裕、有寻求新增长点的需求企业。(2)同业化债。筛选化债重点省份中的同行业、国央企,未来有望通过并购重组做强主业,协助化债。(3)IPO 撤回。同实控人、同行业、有IPO审核撤回情况的企业可能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将资产注入已上市公司中。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风险;并购重组相关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历史规律统计可能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