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首发信用主体有何特征?
1、以产业主体为主,多为私募发行。2025 年上半年,共有185 家主体首次发行信用债(不包含金融债),规模合计1107 亿元。其中,Wind 口径下的城投首发主体共计21 家。首次发债信用主体发行债券大多为私募品种,包括交易所的私募公司债和交易商协会的定向工具。其中,私募公司债合计139 只,占比高达67.5%。
2、城投主体主要分布在浙鲁苏,区县级占比较多。多数新发城投债募集资金用于偿还有息债务和借新还旧,其中部分借新还旧案例涉及到偿还合并范围内子公司的到期债务融资工具本金。
3、综合类产业主体最多,AA+级占比超半数。164 家首发产业主体中有28 家均为Wind 分类下的城投子公司,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河南、山东等省份,考虑到城投融资监管持续收紧,部分城投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将已培育的产业类业务进行剥离重组,从而实现下属产业类子公司的新增融资。
建议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首发信用主体的票息挖掘:第一,可关注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子公司债务的首发城投主体母子公司投资机会。第二,关注发行人为城投子公司的首发产业主体收益挖掘机会,化债背景下风险相对可控且具备一定收益。
信用债市场回顾:
受股债跷跷板影响,本周(2025/7/7-7/11)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其中短端抗跌性相对较强,非金信用债表现优于银行二永债。
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破净率下降。本周全口径理财规模回升至31.37 万亿,环比增长1117 亿元。全部银行理财和理财子破净率分别降至0.64%、0.48%。
一级市场:本周信用债发行量同比略降、环比上升,净融资规模同环比均上升。
取消发行规模和数量均下降。
二级市场:各品种信用债换手率均小幅下降。城投债利差除3 年期AA+级、7年期AAA 级以及10 年期各评级小幅走阔以外,其余品种利差均收窄,1 年期收窄幅度最大,为5-6bp。银行二永债利差多数走阔,1 年期收窄幅度为1-2bp。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口径不同产生偏误、数据或存在遗漏、超预期风险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