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真正厉害的人,往往很“安静”时间:2023-02-07 股票市场,或者说资本市场,不像普通的比赛,这里绝对是一个吃人不见骨头的市场,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理智,在这个市场中,显得格外珍贵。安静,可以让你始终保持冷静,理智观察,从容的处理问题。 试问下自己做投资,有没有安静的阅读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没有仔细看过几份券商研报,有没有去多搜集些公司发展的新闻。再试问下,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安静的做几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电台,去走街串巷的学习摄影,或者约三五好友去水库钓鱼,甚至安静的一个人发呆。安静的性格可以造就你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行为能力。这在如今这样的一个“乱市”中,显得格外重要。 市场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出赤裸裸的你,尤其完全真实反映出你内在的一切。你所有的外包装和面具都毫无用处。甚至法律都没有交易市场来的公正。一个投机者短期的盈亏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长期而言,一个交易者的盈亏一定源于某种内在机制的推动。市场价格有走势图,每个人的资金曲线也是一个走势图。就这个角度看,我们实际做的是自己的交易。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洛斯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舍去执念才能峰回路转。只有彻底的转变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纷繁复杂中寻求事物的关键。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有人终其一生不断探索市场,却从未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有人始终不了解失败并非来自于市场,在市场中自己败给了自己。人最大的敌人来自于其内心。投资市场不同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当人们从事任何其他社会职业时,人性的弱点还可以用某种方法掩饰起来,但在投资市场上,每个人都必然把自己的人性弱点充分地表现出来。公开竞价就是公开展示人性。一根K线,两种颜色,三个部分,四种价格。是恐惧、贪婪、愤怒、犹豫、欲望、无知与审慎、智慧、知识、觉悟经过激烈的搏杀后在盘面上留下的痕迹。 例1:在一波上涨行情中,交易者眼看着价格不断上扬,便欲买进,恰巧价格开始回调,他心想,等价格回调下来再买进更好。在以后的几天里,价格跟他预先想的那样果真跌了下来,他想买进,但下跌的价格已经牵引着他的眼睛,不知不觉把他带进了“空头”的阵营,于是,他“不知不觉”地抛出一笔空单,结果尾市一个反抽将价格抬上去,第二天市场又恢复了它的上涨趋势。 例2:一天的交易刚刚开始,价格便飞速上涨,交易者不假思索地脱手买进,可价格就像跟他有意作对似地忽然又跌了下来。眼睛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跌,交易者并没有停下手来,而是不假思索地平多单反手建立空仓。但价格像一条光滑的泥鳅一样摆脱他的掌控,又翻身冲了上去。如是几次下来,损兵折将不少。事后他自己说,稀里糊涂简直像做了一场梦。追涨杀跌,这就是眼睛随着价格走的典型代表。 在第一个例子里,交易者一开始看到的是价格上涨,勾起了他买进的欲望。正当他想要行动时,价格却出现了下跌,随着价格的进一步的下跌,眼睛带着他成了“空方”阵营的一分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交易状况,首先是他对当前的趋势没有一个最根本的认识,心中也没有自己的“盘”;其次没有悟透技术分析的实质,更谈不上把握某项技术分析的优缺点;第三,由于股票交易的残酷性,迫使交易者紧盯价位的每一个变化,不自觉地把自我抛到九霄云外,失去了自我意识,最终形成眼睛跟着价格跑的残酷事实。 在第二个例子中,以做日内交易为主的交易者,在操盘开始时也应对一天的大趋势,做到心中有“盘”。否则,即便是日内交易,也会陷入到反复割肉止损的境地。因此,认识和把握大趋势是保证交易者成功的前提,才不至于“眼睛跟着价格走”,最终走向盈利。 对于这些例子,由盈利到亏损,在投资交易中不胜枚举。问题的关键是你的着眼点在哪里? 如果交易者仅仅着眼于反弹,当天盈利就应当天获利了结,不应在抓反弹中打持久战,让盈利蒙蔽自己的眼睛,做到心中有自己的“盘”。 我们需要明白:市场是行情变化中的主角,而投资者的表演不过是个不起眼的配角。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给市场,而不是自己忙忙碌碌;应当等待市场给出明确的方向,否则,忙碌的结局只能是虚空一场。 如果交易者着眼于大趋势,而且眼前的大趋势表现良好,并且符合自己心中的那个“盘”,交易者就完全可以不必理会短时间的回调。 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忙碌?这是欲望驱使的结果。当人把眼睛盯在金钱而不是市场与自身时,总是会臆想行情的发生,并希望抓住而不愿丧失。但是,能够发觉市场没有行情,其意义更加重要。因为只有认识到这点,才会懂得休息与等待的价值。 我们要知道,赚钱是因为交易者跟对了市场波动的节奏,同样的亏钱也是因为交易者没有跟对市场波动的节奏,方向可能只能上或者下两个,但是节奏却有千差万变,节奏不对,即使方向对了也很难赚钱,而对交易者来说,需要处理的是你不仅要找方向,还是在正确的节奏点上开仓,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这才是最难得,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的分析师不见得是一个好的交易员的原因,分析师只需要去找方向,不需要在乎节奏因为他们不进场交易,但是交易员不行,亏损的都是真金白银。 有所为,有所不为,交易不是要求时时刻刻都要进场交易,一是看投机市场的整体走势,二是看交易者自己的状态,当行情节奏错乱不堪,或者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操作,很多交易者亏钱,不是严格止损有问题,而是有些交易根本就不应该进场发生。 与盈利的单子平仓太早相比,还有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跑的太慢,没有只涨不跌的缘分,很多交易者往往把交易的焦点放在怎么样提高入场点的准确率上,其实,与进场相比,出场更重要。 我们需要不被获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要知道,天下最难的就是如何持续获利,一旦赚到钱你就会期望赚到更多的钱,这样一来你就会忘记风险,你就不会怀疑既定交易原则的正确性,这就是导致自我毁灭的原因。因此,你必须时刻保持谨慎,亏钱要十分谨慎,赚钱要更加谨慎。 假如持仓不利,那就出场,有利则持有,你所想的应该是如何减少亏损,而不是如何多赚钱,当你操盘情况不佳时,减量或停止交易。当操盘进入佳境时增量交易,千万不要在你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贸然进场交易。 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有的交易者用他赚钱了,有的交易者用它却亏钱了,所谓盈亏同源,盈利来自亏损,亏损也来自盈利,至于最后得到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要放在更多的交易结果中来看。 交易就像是做贼,想吃肉,就要学会承受挨打,交易中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亏损,重要的不是给自己什么借口,而是应该怎样改变,交易是一项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好的过程决定好的结果,只有学会盈利性的思考才是最终的目的,尤其是批判性的思考,在股票投机市场,人云亦云基本上爆仓的结局,当然,就更不能指望可以跟风赚简单的块钱,记住,这个市场老师要比老骗多的多。 所以,不要陷入追求胜率的歧途。每个交易者,都有着对交易系统不断优化的追求,一个基本的交易系统,确实应该具备价格判断、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要素,但在此基础上,很多交易者 总是在孜孜不倦地优化价格判断这一要素,试图寻求更高的胜率和更优的出入点,这是一个歧途。牛顿说过,“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行,但无法推断人心的疯狂程度 ”。我们需要优化的,不是价格的更准确判断,而是人性自身的弱点。震荡市中亏钱是高手也难以逃脱的宿命,是客观实在的,要懂得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要理性地接纳它而不是抗拒。到了止损位的时候止损,到了止盈位的时候止盈,两个位置之间的波动,由它去吧。 交易没有捷径,成功绝不是容易的事,每个交易者都想尽快找到成功的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会在路上死去,成功的路是漫长的,总是学习一点、实践一点、懂的一点、进步一点,失败与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师。 那些认为交易是可以速成的,交易可以大富的想法的人,而不是以平常心处世,心灵会受到蒙蔽而不能开启,是不可能进入赢者之列的。 索罗斯曾经说过:如果你自认为很成功,那么你将会葬送使你成功的机会。一个人必须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勇于接受痛苦。相反,如果你犯了错误不承认,知错不改,不愿接受痛苦,甚至不再感到犯错误的痛苦,那么,你就会一犯再犯,从而葬送胜利的优势。 投资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竞技场,没有绝对的利弊,没有绝对的胜负,乐观中保持一分谨慎,悲观中其实已经在酝酿转机。没有多头就没有空头,没有跌势就没有涨势,没有涨跌何来市场? 你是稳重、坚韧、勇敢,还是易怒、好动、怯懦,这对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进而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形成自己的交易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如同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并不可能战胜自然一样,投资者在市场面前也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如果市场可以被大多数人准确地预测,那么市场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作为投资者只有适应市场,顺应市场,做到随波逐流,才可能在市场中生存。 莱根谭中提到:“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交易者若能在外界投射来的刺激下,不起贪心,不生惧心,很坦然从容地站在超然的立场,自然可以自在地知所进退。追求一个内心平静的世界,这正是跨越投资领域最大的难处。 总之,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个性、习惯、性格特征等,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交易风格。 投资之道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用所谓大众化的交易方法代替自己的方法,而是从大众化的方法中提炼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反之,正如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金钱游戏》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那么市场是一个能找到答案的昂贵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