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A股跌破3000点,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时间:2023-02-16 A股打响3000点保卫战,空仓者为难,3000点是不是上车机会,后市会不会一骑绝尘;满仓者痛苦,要割肉离场吗;有部分仓位的投资者陷入两难,减仓还是加仓… 过去15年,沪指有7次跌破3000点! 我们先看看历史情况,统计过去15年(2007/4/25-2022/4/25)数据,有7次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情况。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07/4/25-2022/4/25,统计每一个自然年度上证指数首次跌破3000点的日期,且剔除短期几个交易日在3000点上下震荡情况) 第一次2008年6月12日,随后上证指数在6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二次2010年1月27日,随后上证指数在2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三次2011年3月10日,随后上证指数在2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四次2016年1月13日,随后上证指数在2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五次2018年6月19日,随后上证指数在7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六次2019年5月6日,随后上证指数在2个月内开始上涨 第七次2020年1月23日,随后上证指数在1个月内开始上涨 从过去历史数据看,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后,市场会持续下跌一段时间,随后指数会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时间有长有短。 从历史数据看,短则半个月、长则3年,上证指数最终回到3000点。 大盘“失守”3000点,又到了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时候? 如果今年以来的市场调整让每个人都感到“悲观”,那么今天的A股表现可以说是“黑色”。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说过:“当别人贪婪时,你会害怕;当别人害怕时,你就会贪婪。”。 许多人想知道如何理解这个句子。巴菲特不仅说了这句话,还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毫无疑问,这些黄金句子需要投资者细细品味。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股市上的许多黄金句子都是由成功人士总结出来的,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它不仅是一种股票投机的逻辑和思维,也是一种赚钱和规避风险的方式。然而,这绝非易事。更常见的是,投资者在操作时与巴菲特的逻辑完全相反。 但事实是,如果别人害怕,你也会害怕,你只会变得更害怕;如果别人贪婪,你会变得更贪婪。 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本质是恐惧和贪婪。特别是,普通投资者的心态更强。 为什么80%以上的散户投资者亏损?归根结底,没有这种逆向思维。 他们大多数是贪婪、贪婪和恐惧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投资者时刻提防着其他投资者,他们都处于高位,因此无法避免损失。 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逆向思维,我们就应该抓住机会,在别人害怕的时候,在合适的时候买入,而不是追逐市场。 当其他人贪婪的时候,他们害怕并且不追逐高,而是等待市场风格的改变。这样,我们可以减少为他人站岗的现象,避免损失。 A股会跌回2440点吗? A股短期存在波动震荡,但是回到去年年初的2440的点位是几乎不存在的了。 原因很简单,MSCI指数纳入A股正在进行中,外资持续介入蓝筹股、白马股等优质股 这个纳入是分批进行的,大约每季度提高5%的纳入比例。 MSCI每纳入A股5%的比例,大约会有1500亿市值的A股被买走。 2018年底的时候,MSCI纳入A股的进度,只完成了5%。 2019年还有好几次,到年底会提高到20%的进度。 剩下的80%则会在未来再考虑什么时间进行纳入。 现在或许是最好进场机会估值的变化,是人心的变化。 A股炒的是国人的人性,炒的是国人的人性价值。 最大的利多,是没有人还敢看多。这个时候,说不定市场反弹要来了。 市场上有人看多、有人看空,你也搞不清楚究竟应该看多还是看空。 但是真正意义上最可靠的利多消息,是市场上几乎没有人看多,全部都是看空的,这个时候你反而应该看多了。 反过来说,最可靠的利空消息是几乎没有人看空。 往往牛市的顶点,市场上不会有多少人看空,这反而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市场上出现这种极致的情况,你一定要非常小心。 所以说,市场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人看多的时候,我反而感觉反弹就要来了,很可能就要上涨了。 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运行,如果发现自己出了就要马上改正, 否则,市场一定会让你牢牢记住你是怎么亏钱的。 本文章基于数据以及逻辑分析,不构成买卖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