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吴老师理财文章 >>文章/作品 >> 中国股市:耐心的人,才能听到财富的声音
文章/作品
更多
详细内容

中国股市:耐心的人,才能听到财富的声音

时间:2023-02-20     作者:吴老师股票合作【原创】   阅读

一座大山里有座大庙,庙里住着一位得道的高僧,能给人以生活的指引。有位中年人慕名而来,他对高僧说:大师啊,多年来我生活困顿,请教给我一种能获得亿万财富的方法吧。

高僧看着中年人,一语不发,带着他来到寺庙的庭院中,庭院约有数十亩面积,里面长满近千株参天的百年老树,高僧从庙檐下拿起一支扫把,对这位中年人说:如果你能把庭院里的落叶都打扫干净,我就会把如何赚到亿万财富的方法告诉你。

中年人虽然有些怀疑,但看到高僧表情如此严肃,又加上亿万财富的诱惑,就犹豫地接过扫把,开始扫起地来。扫了一个时辰,好不容易从庭院的这端扫到另一端,眼见总算扫完了,中年人内心不由一阵狂喜,可就在他拿起畚箕,转身回头准备畚起刚刚扫成一堆堆的落叶时,却看到刚扫过的地上又掉满了新的落叶。

懊恼的中年人只好加快了扫地的速度,希望能赶在新树叶掉落之前扫光庭院,他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但经过一整天的忙碌,无论他怎么努力,庭院里仍到处是遍地的落叶。中年人怒气冲冲地扔掉扫把,跑去找来高僧,质问高僧为何这样将他愚弄。

高僧指着地上的树叶,叹息着说:欲望就像地上扫不尽的落叶,层层掩盖了你的耐心。只有耐心之树,才能结出黄金之果。你心上有着亿万的欲望,身上却只有一天的耐心;就像这秋天的落叶,一定要等到冬天叶子都掉光了才能扫得干净,可是你却希望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你贪财的心如此迫切,可你的耐心却还没有一个秋天那样久长,又怎么可能听得到财富的声音?

生活中,我们掏出一串钥匙,却常常是最后一把才打开了门锁。同样,耐心也是交易者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交易中,几乎所有的回报都来自于耐心和恒心,那些自信只需要学很少的知识,做很少的工作,就能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交易者,毫无例外地是在做着白日的美梦!


在股市交易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市场分析并不能解决交易问题,不能实现持续一致赢利,而且很多时候各种分析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主导一波行情的原因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到另一个阶段原因可能就变了,更多的变量,参数并不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交易者不能通过外部寻找到更多交易成功的因素,相反,可以寻求自我,认识到自身的态度和思想状态能够决定交易结果。明确的信念和态度,是交易赢家思想所必须的。

市场分析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并不是不需要市场分析,然而,市场分析不能通向持续一致性的结果。它不能解决没有自信、没有纪律或不当的聚焦造成的交易问题。自信和恐惧都来自于我们的信念和态度,但又是互相矛盾的思想。自信要求绝对相信自己,即使在亏损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的情况下也要如此。然而,如果你没有训练你的思想以驾驭不是持续一致性的想法时,你就不能有这种自信。学习如何分析市场行为并不会达成交易最终的目的。

任何事情都需要态度取胜。很多人都明白,但同时,很多人不明白态度对结果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错误地以为对市场的重大认知改变是成功的关键,实际是态度的基本转变才是成功的关键。市场没有责任,它只是按照当初建立时的原则办事。如果发现自己在责怪市场,或感受到背叛,任何责怪,都说明我们没有接受市场不欠你的现实,不管怎么想,怎么努力,市场都不欠你的。

承担责任意味着确信所有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交易结果取决于对市场的认知,要接受所做的决定和行动的结果。如果不完全地承担责任,会导致两个主要的心理障碍而不能成功。第一,你和市场建立了敌对关系,错失了持续一致性的机会。第二,你错误地以为市场分析可以解决交易问题和失败。

通过避免亏损来防止痛苦是办不到的。市场会产生行为模式,模式也会重复出现,但不是每次都一样。所以再次证明,没有避免亏损或犯错可能的方法。失败的交易者关注于尽量不犯错,结果是越是努力,越是犯错越多。市场具有或然性,再优秀的交易者也有犯错误的可能,也有做错的时候,我们要坦然面对,主动承担。当不再关注于赚钱,而是关注于如何防止市场再次伤害他以避免痛苦。

换句话说,他越是想赢,不想亏,对可能对他有利的信息的忍受能力越差。他有能力阻止的信息越多,他能看见的对他有利的机会越少。也就是关注什么吸引什么,不要让过去的损失束缚以后的交易。每次交易都是新的开始,不要让恐惧,防止受到市场伤害左右自己,导致在机会面前错失良机。

为了避免痛苦而学习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会形成复杂的问题,因为学的越多,对市场的期望越多,如果市场不这么做,就会更痛苦。不知不觉地制造了一个危险的恶性循环:学的越多,变得越疲惫不堪;越是疲惫不堪,越感觉要学。

最终,不承担责任的最坏结果就是在痛苦和不满中循环。以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学习终归是好事,但是如果不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负责,那么就是在为错误的原因而学习,会让你不当地使用你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意识到这点,就会用知识去避免承担风险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制造你一直避免的东西,在痛苦和不满中循环。

所以,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大部分时间、大多数人是被情绪牵引着,情绪才是交易市场的真正主角,而情绪的控制则是交易过程中的主角。李费佛的一段话格外使人警醒:“一个人如果在投机市场中有优异的表现,他必须彻底的了解自己,而知道自己可能陷在愚蠢的行列中,则是一个长久教育的过程。我有时认为,投机客要能够学会什么时候让他不自大,付出任何代价都不算太高,一些聪明人的很多严重的错误,都可以归结为自大,自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代价高昂的疾病,在华尔街尤其如此”。

要做好股票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观察,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出现,不要寻找什么绝妙方法。”

获利率是由正确率、赔率、操作周期,三个因素所决定的。绝对不是高正确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恰恰相反的是正确率越高的方法越容易死人。

市场是值得敬畏的,奢望找到市场的逻辑是愚蠢的。只要你能够形成观点,那么市场就会打败你的观点,除非——你根本就没有观点!

如果说,交易方法是基于概率下的产物,那么有效的时候就是收入、无效的时候就是成本。请注意,我们在将不同交易方法进行叠加的同时,不但叠加了收入,同时也叠加了成本。

所有的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统计学)的产物。交易者靠人性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

对于大盘而言,下跌能够成为未来上涨的理由,所以指数没有不可逾越的顶部。

现在回想曾经的底部策略,不过是一种选择弱势股的策略。这就注定了我由于贪低的误区,而使得我曾经的持股成为弱势股的集中营。在我看来,大多数股民的本能中,都存在着选择弱势股的天赋!

巴菲特说:“在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由此可见,并非贪婪与恐惧的错误,而是人们在最不恰当的时候出现这两种心理现象。如果说,某交易者当亏损超过50%以上时才会出现恐惧,那么他的恐惧尺度绝对有问题!既然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恐惧、甚至恐惧根本就不应该被消除,那么就客观的量化恐惧吧。事实上,止损行为就是一种恐惧的表现。他在潜在的风险面前,选择了逃跑。孙子说过善败者不亡,那么勇往直前的匹夫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交易获利的关键就是,在顺境中赚取足够逆境中亏损的金钱。即使从事后来看,你的某笔交易是获利的。那么站在事先的角度来说,你这笔交易也是可能出现亏损的。

所以,交易没有捷径,成功绝不是容易的事,每个交易者都想尽快找到成功的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会在路上死去,成功的路是漫长的,总是学习一点、实践一点、懂的一点、进步一点,失败与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师。

我们必须培养和强化行为能力,要意识到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才会成功。

投资者的心理思维,是炒股成败举足轻重的的因素,也是高手与菜鸟的分水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正的投资高手必须内外皆修。招式容易解决,内功修炼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注重投资心态,交易思维,投资哲学的修养,同时配合系统的风险管理,最终定能如鱼得水。

大部分成功人士,都付出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损失,而承受的精神上的压力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部分人士还曾出现过以自杀来寻求解脱的现象。这一过程一般需有几年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也就是说,一个投资者从零到成功(是指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需要较长的时间(国外许许多多的成名大师,包括江恩等人一般都用了十年的时间)。

成天泡在股市里,频繁买卖,盲目自信、自负、自我封闭,思想麻木,阻碍他的进步。直到惨重的损失后,自己才被惊醒,以后的他有三条路可走:一是绝望的离开股市;另一条路是无奈的甘心听从“高人”的领导。第三条路是自己休整一段时间后,开始反思、再学习,重新改造自己,这样的投资者只有很少一部分。

股市的法则是赢家不到百分之十,而这百分之十的赢家的秘诀,就是知道错了要跑,而且跑得比任何人都要快。在金融市场的基本技能,必须经过辛苦的学习,在股市里,只有想办法挤进英雄榜,而不是被摆到忠烈祠,因为笔者也曾经历过那种痛苦,才学会止损,所以股市的第一课,不是买进而是止损。

多年的经验表明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买入时,通常会买在天花板,又或者是忍无可忍,忍痛割肉的时候,一刀只会割在地板上。

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感到自己今天缺点儿什么,还需要追求,还需要更加完美,那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啊。

总之,当你的操作原则在日积月累中开始渐渐影响你的操盘想法时,你也就渐趋成熟了。

因此看高手不仅要看他如何赚钱,更要看他如何输钱,怎样止损了结。

高手通常是痛苦的、勇敢的、更是孤独的,因为高手善于否定自己而适应市场。

高手也常时运不济,也常常输钱,但他们有断臂求生的勇气。虽然此时还不被人看成高手,然而上帝是公平的,高手终将盈利,最终获得人生财务自由。

觉察自己并不懂阶段,是指后来发生失误,在股市里喝了几口水,方才明白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求师和发奋学习是这个阶段的特点。不清楚自己开始懂了阶段,是投资者进入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甚至做一次就败一次,看不见任何光明,多数人都到此放弃了,实际上离正道已经不远了。而到了明白自己已经掌握了的阶段时,才领略了会当凌绝顶,将大好山河尽收眼底的境界。

人的行动不是由知识决定的、而是由习惯决定的,而含有细节的良好习惯,是投资者获得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

卖出须果断。止损过后是不是这个套路就不行了?高手依然运用之,输家再也不用了,因为他有不愉快的经历。所以高手注重规则,输家只看账户。

当确保知识是第一位的时候,以投资者所能的任何形式去追寻知识和理解知识,丰厚的利润会随之到了来,投资者将很快发现自己的杯子满到溢出。

在80%的股票都上涨时,顺手抓一只,随便涨涨,也跟得上大盘指数的收益,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其实,在交易中,我们唯一能自己控制的只有止损,盯住止损就是在做我们能做的工作。

真正的操作,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需要克服的是人性怕烦、怕单调的弱点,战胜了这一点,离成功也就不远。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Copyright @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