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板选手,别说妖股,二连板都厌恶。
却发现,打首板,竟然比连板的风险还大。
反过来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打个首板不给肉吃就算了,还挨毒打?
为什么连板大涨,首板次日没溢价?
在板块上涨之初,即使有一两只连板,因为连板容纳不了资金(或者不给机会,早早封死),资金自然会选择做首板之后二连板,所以板块刚起来之时,打的首板能赚钱甚至爆赚,说不定你手上的首板最后能成为板块的龙头。
随着板块的上涨,形成了梯队,有几连板的龙一龙二,有三连板、二连板,只要没有分歧,大家都乐哈哈大块吃肉。
随着分歧的出现,中间连板、首板就不太好做甚至亏钱。
随着板块大跌,除了龙头,其他连板和首板悉数被坑杀。
而龙头,能自始至终贯穿板块的整个周期,一旦龙头连续下跌也就预示着板块终结。这里暂不考虑板块的二波问题。
这就让我想起几十年前火车站的场景。那时候火车站人头攒动,火车站附近的商铺做什么都能赚钱,有卖吃的,有卖书籍,各种各样的商铺,都能活得很好。但你把火车站的饭店和其他地方的饭店比较,你会发现又贵又不好吃,但不妨碍人家赚钱。
这就是流量带来的收益。
炒股也一样,一旦一只股成为板块的龙头,板块涨大家都盯着它,板块跌大家也盯着它,板块反弹大家也关注它,只要提到这个板块,大家就会联想到它。一个股有100个人关注它和1000万人关注它,那完全不一样。100个人关注它,即使有一半人觉得它不错,也就只有50人买它。1000万人关注它,只要1%的人觉得好,就有10万人买它。只要买的人多,自然容易上涨而且流动性好,主力敢拉敢封,因为后面跟着一堆人随时关注着主力的动作,一封板时就蜂拥而上。
所以,我觉得炒龙头就是炒流量。
现在,流量为王,抖音看流量,连炒股也看流量。
至于龙二、龙三,倒不如看成你到一家生意特别好的店吃饭,排队要等两三个小时,你可能想想算了,就到旁边的店去了。当这个店不需要排队时,你就不会去其他店了。所以龙头买不到时你才会去龙二龙三,连龙头都没戏,龙二龙三还不得暴跌吗。至于首板你可以把它看成备胎N次方,所以板块下跌时它也是不可避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