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近五个交易日(3 月3 日-3 月9 日),重要指数多数收跌;其中,科创50收涨0.95%,而上证综指收跌1.04%,创业板收跌1.90%;风格层面分化不大,中证500 收跌1.51%,沪深300 收跌2.38%。成交量方面有所放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4.22 万亿元,环比增加1396 亿;其中,北上资金呈流出态势,统计区间内净卖出32.36 亿元。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仅国防军工、环保、建筑装饰行业收涨,而建筑材料、轻工制造、非银金融行业跌幅居前。
数据方面,贸易方面,2023 年1-2 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降幅收窄至-6.8%,在全球需求下行、价格贡献趋降的背景下,出口数据仍有改善,一方面是因疫情期间积压订单的释放,另一方面受中国供给端修复能力较强影响。进口端,同比增速降幅扩大至-10.2%,进口数据偏弱的主要症结并非内需弱,而是与国际政治博弈、商品价格调整等多因素有关,因而不妨对工业需求改善多释放一些乐观情绪。通胀方面,2 月CPI 同比回落1.1 个百分点至1.0%,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而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导致CPI 环比降0.5%。2 月PPI 同比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回落0.6 个百分点至-1.4%;而受节后生产快速修复影响,环比持平上月。
展望而言,服务性消费持续性不佳,整体消费有待提振下,预计CPI 同比将延续走弱态势;PPI 在高基数下,预计同比增速也将继续下行。
政策方面,两会期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对部门机构职责进行优化调整。
一是重建科学技术部,将农业农村发展、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等与科技创新相关性有限的管理职责划转其他部门,强化科技部的宏观管理职责,并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等,有助于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攻坚克难。二是新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主要为解决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将强化对各类金融活动的监管,以及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整体而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出管理层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视,以及对金融监管的强化;与此同时,数据管理、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也有所涉及。下一阶段,伴随管理体制的优化,相关领域的发展将会更加顺应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策略方面,市场本周呈现一定盘整过程。就市场展望而言,市场将迎来经济数据的验证,我们继续强调基本面对中期行情的支撑,短期的调整仍未改变市场的中期趋势,这为投资者的进一步加仓提供机会。行业配置方面,可重点关注:生产端在重点项目建设和地产“保交楼”持续推进下的工程机械和“地产链”(家用电器);消费端,疫情受抑的餐饮消费及医疗消费呈现疫后快速修复态势下的餐饮产业链(食品饮料)和医药保健行业的投资机会;主题性机会,可重点关注“央企国企”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下的估值重估机会。此外,还可关注低基数叠加行情回暖下的券商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