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停后第二天高开低走,该怎么操作?此后不再因没卖在高位懊恼!时间:2023-02-12 如果你的股票涨停后第二天高开低走,后市怎么操作? 简单来讲,高开低走就是开盘价高于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然后股价回落,甚至在收市时低于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造成股价下跌。 高开低走所呈现的平头阴线,如果是在股票连续上升后所产生的,可能将预示着顶部的来临,因为连续上升,过多的获利盘抛售,流出的资金远大于流入的资金,导致股票上攻无力。 高开低走意味着什么? 高开低走是指开市的时候,股价指数在前一交易日收市点位以上开市,随着交易的进行,股价指数不断下跌,整个交易日都呈现下跌趋势。用K线表示就是实体为阴线,且没有上影线。 ![]() 高开低走的原因: 跳空、高开低走分2种情形,一种是股票已经在高位,仍然在放量的话,基本可以判定是庄家出逃。 第二种股票在低位,如果当天无成交量或成交量较小,整体走势还在上升的话,可以定位为“洗盘”。 请股民特别注意第二天的成交量,如果第二天出现大阳线并且包住了前一天高开低走的阴线时,新一轮资金已经进驻,如果第二天还是阴线则要小心了。 卖出技巧: 1、个股当日放天量,但随后持续的10个交易日内,再没出现如此巨量——卖股! ![]() 2、个股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内,有两个交易日是高开低走,最后收盘又收在两日来的最低点——卖股! ![]() 3、股价持续上涨超过30%,随后进行回调,但此时MA10却开始掉头下行——卖股! ![]() 4、个股当日放出近期大量,但当日股价却收在全天最低点或收带长长上影线的K线——卖股! ![]() 5、个股股价从最高点快速下跌超20%,此时个股往往需要“中期回档”来修复,整理时间大概率加长,时间成本不划算——卖股! ![]() 股价涨停突破前期高点时,该如何操作: 第一种情况,顶部区间头天涨停,第二天高开低走。 这种情况最近一段时间经常遇到。股票在出现涨停板后,第二天出现了高开低走,有的甚至涨停板开票,收出绿盘,当天介入的全部被套,一天的振幅超过10个点以上。 这种走势如果出现在顶部,或者说股价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涨幅较大的情况下,那么这是主力出货的手法,短线应该获利了结。 ![]() 第二种情况底部区间头天涨停 如果在底部区间,一种可能是涨停板成交量过大,抛压比较重,那么第二天主动选择高开低走,洗去获利和不坚定筹码,提高散户持筹成本; 另一种可以判断主力吸筹不足,涨停板是缩量的涨停,吸筹困难。 为控制股价,降低吸筹成本,来进行打压吸筹,第二天即便就是高开低走,成交量出现大幅放大。 ![]() 在实战操作中,我们一要观察股价所处的位置,另外就是要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我们可以从股价走势,K线图和成交量分析师主力的思维。 大家不要绝对主力都赚钱,其实你错了,很多主力资金被套出不来的!而散户船小好调头! 不管是什么样的涨停板,不管他是否强,你要记住一点,如果做错了,一定要敢于及时止损,而不是在等待中被套牢! 下面来教大家一些选股的技术。 1、趋势选股 操作要点:以画图作线为主,倘若该股突破一根趋势线,那么就表明该股将会大幅拉升,上升通道打开。 ![]() 核心:通道打开,大幅拉升。 2、K线选股 选择小阳小阴底部逐步攀升的股票,这里也要注意一个重点,最好不要是中阳以上的阳线或中阳,切记以小阳小阴为主。 ![]() 核心:这些小阳小阴的K线最好是在均线之上,这种股票很容易拉出大阳线。 3、超跌反弹抓强势股 操作要点:股价下跌到了比较重要的支撑位置或者是大盘有企稳迹象,这时候,高位建仓的主力往往采取自救行动,继续强力买入低位筹码,快速拉升。 ![]() 核心:不但摊薄了成本价格,同时也使得亏损在短期内快速降低,后期买入,是超跌反弹! 4、季均线出大黑马 操作要点:由5均价线上穿40日均价线的结点、20日均价线上穿60日均价线的结点、40日均价线上穿60日均价线的结点共同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该三角形将至少托起一个季度的行情。 ![]() 核心:一般情况下,左平台下的成交量会有所放大,右平台下的成交量会急骤放大,这一类个股要坚决买进。 5、芙蓉出水 操作要点:股票有底部向上突破60日线;并发出强烈买入信号的经典走势。这是主力第一阶段减仓已经完毕,第二阶段阶段减仓也基本完成,此时介入往往会斩获颇丰,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 核心:底部长时间整理,突破之前强力洗筹。 炒股的精髓心得: 1、趋势比估值更重要,暴跌不抄底,暴涨不下车 因为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多赚,不是为了少亏。不能因为追求低估值,而错过强趋势。更不能在大跌的时候拿着低估值品种,误以为抗跌。 每次暴跌,都不要急着抄底。虽然暴跌导致了股票瞬间估值下降,但暴跌往往意味着长期下跌趋势的开始,戴维斯双杀将随之而至。 如果暴涨,也不要急着下车,真正的反弹,需要耐心等待。时间维度,比空间幅度更重要。 2、方向比幅度更重要 如果一个股票上涨概率大,就不要过多纠结于幅度大小问题。 无论涨幅还是跌幅,都会超越我们的预期,尤其是跌幅,不要以为基本面好像不错,就以为下跌幅度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