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要事件与核心观点:
光伏:中央财经会议强调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信部跟进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方面,根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 月1 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问题。其中,会议重点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工信部官网,7 月3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光伏行业企业及行业协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供给侧方向建议关注高效电池技术博迁新材、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帝尔激光、迈为股份;硅料协鑫科技、通威股份。
需求侧方面,根据索比咨询公众号,7 月终端需求尚未见好转迹象,部分组件企业排产仍有小幅下降。头部企业尝试小幅提价或稳价,但中小厂商现金流压力下大幅降价抛货。短期内,产业链价格仍处下行通道,但跌幅可能较6 月下旬收窄。建议关注聚和材料、福斯特、福莱特、阿特斯、中信博。
风电:海风政策催化不断落地,关注陆风抢装后Q2 业绩释放。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等。2025年3 月以来,自“海上风电”、“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海风政策催化不断落地,国内海风开发有望加速。6 月27 日,浙江海上风电A、B、D 项目前期勘察测量开标,合计11GW;7 月3 日,浙江2GW 深远海项目EPC 开标,中标价格277.7 亿元。我 们认为,国内深远海开发已经全面启动,随示范项目落地,市场空间有望逐步打开。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海力风电、中天科技、天顺风能、亨通光电、起帆电缆。
陆风方面,在136 号文、“十四五”末的双重催化下,5 月风电新增装机达26.32GW , 同比增长801% ; 1-5 月累计新增装机达46.28GW,同比增长134%。我们认为,装机量的同比高增代表Q2大规模的设备交付,有望支撑产业链业绩释放。同时,考虑到风电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部分项目或未能完成抢装,我们预计下半年的装机量有望维持高位。建议关注新强联、威力传动、金雷股份、时代新材、日月股份、中材科技。
储能:欧洲发布至2030 年将欧洲储能总容量提升十倍的战略目标,四川首次明确了工商储收益计算与市场化路径。欧洲方面,据RWTHAachen University,2025 年6 月,德国储能装机396MWh,其中大储装机115MWh,同/环比分别实现387%/199%的高增。自2026 年起,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将开始向电池储能系统支付惯性服务费用以维持频率稳定,或将为德国电池储能提供新增辅助服务收入渠道;同时,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已启动“电力框架总体决议”的审议程序,拟对现行电网费用机制进行结构性改革,目前电网费率仅由最终用电用户承担,联邦网络管理局正在考虑扩大收费范围至电源侧,从而将网络建设成本在更多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改革启用后输电费用制度或将面临重构。叠加6 月以来,西班牙储能利好政策频出,包括利好独立储能选址规程、鼓励项目部署的新配网接入章程、大储环评手续豁免、大储项目补贴、荒地储能用地审批手续等措施。
据储能网,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表示,至2030 年欧盟必须将电池储能容量增加十倍,以避免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面临停滞的风险。
我们看好欧洲能源转型背景下大储建设机遇,同时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欧洲户储渠道库存逐步消化后补库需求弹性。国内方面,近日四川发布《2025 年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相关事宜》,首次明确了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收益计算方式与市场化参与路径,2025 年度用户侧储能运营收益将要由峰谷浮动收益和储能放电补偿费用两部分组成。
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完全铺开的过渡期,“放电补偿”有望为项目初期提供保障。新兴市场方面,我们持续看好受电网基础设施薄弱及富集光照资源共同催生的分布式储能备电刚性需求。标的层面,建议关注艾罗能源、德业股份、阳光电源、固德威、盛弘股份。
锂电:产业链公司持续推进固态电池布局。电池端:据高工锂电,1)辉能科技宣布,截至2025 年上半年,其次世代锂陶瓷电池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40 万颗。其中,位于中国台湾地区桃园的桃科Giga 级超级工厂为主要推动力,该厂自2024 年初启用以来,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