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 月1 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2025 年6 月29 日人民日报发文: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出光伏、新能源车以及储能三个典型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剖析光伏行业现状,指出阶段性供需错配、高标准市场体系尚待健全、部分地方政绩观错位等问题;并提出扩大需求、加强依法整治、强化标准、政府协会和企业协同推进的措施。
评论
光伏供改/反内卷重视程度提升。从2024 年5 月光伏行业协会首次举办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来,后续进行了多轮座谈会、组织企业自律,打击低价招投标等举措,对行业排产以及组件投标价格产生一定的干预。2025 年以来,从2 月的国常会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讨论、6 月底人民日报发声以及近期上升到中财委会议层面,我们认为国家对光伏等内卷行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同时官方也首次强调了部分地方政府政绩观错位、要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等,此前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地方基金,基础设施优惠等方式支持光伏产能扩张。后续供给侧改革政策可期。
我们认为后续的供改政策:对于上游环节如多晶硅、工业硅等,在企业自律减产的基础之上,可能会考虑诸如产能整合、关停等更为强力的措施。
对于下游电池、组件环节,可能会考虑通过转换效率、产品品质要求、招投标规范等措施进行限制。
光伏玻璃限产,第二轮产能出清更具压迫性。为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玻璃企业计划自7 月开始减产30%,此外部分企业通过堵窑口方式降产。我们认为本轮降产系行业自律行为,能否完成目标需参考各家企业执行情况及装机需求。当前全球有效产能10.8 万吨,我们认为降至月度40GW供应相对合理,对应需减产约1.7 万吨。当前价格下,龙头企业玻璃亏损临近现金成本边缘,二线现金成本亏损至1 元,我们认为本轮亏损较上一轮更具压迫性,主动停产或将利于公司保存实力,度过底部周期。
估值与建议
推荐标的:供改方向主要关注上游硅料环节,推荐成本领先,财报相对健康的企业如大全A/US,通威股份及颗粒硅环节;同时技术迭代有望带领部分企业率先穿越周期,推荐在手订单充裕、单季度已具备超额毛利的BC技术爱旭股份等;推荐浆料企业中贱金属化领先公司帝科股份、聚和材料,相关企业还包括博迁新材(未覆盖)。逆变器推荐低位的德业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