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国城投债发行概况及特征
第一、在政策延续“控增化存”主基调不变的背景下,城投债发行政策仍处于严监管态势之下,2025 年上半年发行总额和净融资额同比下降,存量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在债务化解持续推进,监管政策趋紧的背景下,2025 年上半年全国城投债共发行4,339 只,发行总额为28,087.08 亿元,净融资为-763.60 亿元,发行总额同比下降11.55%,净融资同比下降149.16%,上半年净融资额由正转负,城投债供给持续收紧。从月度发行情况来看,2025 年4 月、5 月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大幅下降,叠加债务到期规模较大,净融资缺口规模有所扩大;6 月城投债发行规模有所回升,净融资缺口随之收窄。
第二、收益率波动下降且不同信用级别债券收益率差异有所分化,发行成本显著下降,同时4 月以来取消发行数量显著减少;高息城投债主要集中在存在负面舆情及经济财政实力偏弱区域、弱资质主体;上半年10 年期及以上超长期限城投债发行量同比有所增长,主要集中在发达区域省会城市,以AAA 评级为主,发行品种以中票及私募债为主。
2025 年上半年城投债到期收益率波动下降,发行期限仍以中长期为主,超长期信用债券发行量和发行只数同比小幅增长,市级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以省会城市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核心平台或强平台为主,非省会城市具体包括青岛市、深圳市、苏州市、无锡市等地;区县级主要包括百强区县的重点平台和经济发达区域一般区县的核心平台;发行人主体评级以AAA 为主,发行品种以中票以及私募债为主。总的来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优质发债主体债券的青睐度愈发凸显,不同级别债券到期收益率差异有所分化。4 月以来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发行成本持续下降,同时取消发行数量显著下降。此外,城投债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的全场认购倍数有显著差异,但2025 年二季度认购热情仍较高。
第三、化债持续推进下各类主体的发行量及净融资额同比均有所下降,低层级及低级别发债主体净融资额表现仍较弱,尤其区县城投企业净融资缺口持续扩大,弱资质城投企业融资压力不减。从发行主体的评级情况来看,低级别发债主体净融资额表现仍弱,其中AA 级别的城投企业净融资缺口小幅收窄,但其缺口规模仍较大,带动城投债整体净融资规模收缩。具体而言,2025 年上半年AAA、AA+、AA 级别主体的城投债发行量分别为10,726.39 亿元、12,029.70 亿元和5,204.83 亿元,净融资额实现1,147.18 亿元、-161.28 亿元和-1,654.34 亿元。化债持续推进下各类主体发行量及净融资额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二季度AA+主体净融资额由正转负,AA 主体仍为净融资表现最弱的类别,弱资质的城投企业融资压力仍较大。2025 年上半年,受政策影响,省级城投企业净融资额同比大幅下降,市级城投企业净融资额同比由正转负,区县级及园区城投企业净融资缺口同比进一步扩大。整体看城投企业面临融资压力增加,需关注区县级城投企业后续净 融资情况。
第四、苏鲁浙仍为发债额度前三省份,但江苏省、浙江省净融资额为负;同时,重点省份债务化解稳步推进,2025 年上半年发行总额同比小幅下降,净融资缺口同比显著收窄,但内部出现一定分化,严监管政策对于非重点省份的影响仍较明显。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发行金额仍居前三位,江苏省及浙江省净融资额为负,多数省份净融资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同时,2025 年以来重点省份债务风险化解稳步推进,2025 年上半年发行总额为3,627.34 亿元,净融资额为-178.19 亿元,发行总额有所下降,净融资缺口显著收窄,其中贵州省和天津市净融资缺口显著收窄,内蒙古自治区净融资额转正,但重庆市净融资额由正转负。2025 年上半年非重点省份发行总额24,455.74 亿元,净融资-589.41亿元,发行总额小幅下降,净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由正转负,其中山东省净融资流入规模显著下降,福建省及四川省、上海市、河南省、江西省净融资由正转负,江苏省净融资缺口显著增大 ,浙江省净融资缺口同比有所减小。
第五、新增发行主要集中于经济财政实力或区域产业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重点省份新增发行债券较少。2025 年上半年,城投债市场新增发行债券252 只 ,发行金额共计2,032.25 亿元。其中,从债券类型来看,新增发行债券以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和私募公司债为主,发行金额占比分别为25.43%、21.22%和21.09%。从发行主体来看,AAA和AA+企业为主要新增发行主体,两者发行金额合计占比高达92.49%;同时,经济财政实力或区域产业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新增发行数量和金额更大,如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