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Optimus 订单暂缓引发部分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的担忧,但我们坚定认为产业已步入量产前夜。智能化技术的迭代突破、国内企业资本化与商业化的加速推进,叠加海外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有望推动产业量产进程实现超预期突破,进而打破市场顾虑,开启板块海内外产业共振下的新一轮行情。
智能化维度迎来关键突破,马斯克发布的新一代 AI 模型Grok4 意义重大。该模型具备多模态交互、实时联网、自然语音处理及高级代码生成能力,其“科学家级”推理能力尤为亮眼。Grok4 以速度、幽默感和互联网文化为核心卖点,挑战传统AI对齐范式,为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提供全新技术路径。此类先进AI 模型的融入,将显著提升机器人的任务理解精度、执行效率及人机交互自然度,加速其从机械执行向复杂智能决策演进,有望在智能服务、工业协作等场景实现应用跃迁,智能化进展或超市场预期。核心技术的突破往往是产业放量的前兆,Grok4 的发布不仅革新AI领域,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按下“加速键”。
国内资本市场层面积极信号频现,智元、宇树、云深处科技等机器人头部企业有上市计划,有望通过资本化运作注入强劲发展动能,加速研发、生产与市场拓展。资本涌入与上市预期将驱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能建设上持续加码,商业化落地存在超预期空间。充裕的资金将助力全球高端人才集聚,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产品向规模化商品演进,支撑我国在人形机器人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战略高地。
海外领军企业Figure 持续释放量产积极信号,凭借深厚技术储备与清晰商业化路径,产能扩张超预期。Figure CEO 布雷特表示,Figure03 的制造成本已较Figure02降低90%,目前已在内部启动量产中心“Bot Q”;得益于Bot Q 工厂建设顺利,公司将2025 年三季度产量目标上调至原计划的3 倍;同时为Bot Q 工厂开放35 个招聘岗位。产量目标上修彰显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与产能提升信心,预示量产节奏加速;人才引进则为持续创新与产能释放提供智力支撑,有望在产品优化与场景拓展上超预期,推动产业链快速成熟。
人形机器人产业硬件端持续优化降本,智能化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我们认为产业已处量产前夕。海外扩产步伐积极,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上市进程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三类产业链优质标的:一是深度绑定海内外头部客户、具备卡位优势的企业;二是布局前瞻且量产能力有保障的企业;三是自身具备强降本基因的企业,此类标的在行业放量期有望率先受益。
建议关注:五洲新春(603667,买入)、震裕科技(300953,买入)、赛摩智能(300466,未评级)、博众精工(688097,未评级)、领益智造(002600,买入)。
风险提示
产品降价风险、场景需求落地不明确导致低于预期、国家政策变化导致行业发展放缓、海外龙头厂商生产不及预期、行业融资不及预期、模型发展和数据采集慢于预期。